父親,我想對您說
□敬瑞香
十分鐘前父親還喝著我親手熬煮的冰糖雪梨水,后一刻,他已閉上了雙眼,離開了自己牽掛不已的母親。
父親敬群是有70年黨齡的老黨員。從他入黨的那天起,就把黨的信仰當作自己畢生的追求。父親學習筆記的最后一頁,就是獲得光榮在黨五十年紀念章后的感想。依老家的鄉俗,臨下葬前可以放幾件逝者的心愛之物,我們在他愛讀的書上放了一本他的黨費證,我想這也是父親的遺愿吧。
父親一生淡泊名利,他在解放初參軍,輾轉多地,當時父親的先進事跡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都進行過報道,也是列入提拔的主要對象,但他卻以身體不好為由要求退休,把崗位讓給年輕的同志。
父親一生簡樸節儉。逢年過節兒女們買的衣物舍不得穿,一雙襪子都要補了又補,那件母親20多年前親手縫制的中式棉衣他一直穿到離世?筛赣H對旁人卻是從不吝嗇,那年很久不聯系的老戰友家里遇到困難向他借錢,父親當天就拿出半年的工資寄過去,而且聲明這錢不用還。以前交通不便,很多外出打工或上學的鄉鄰都要從天水轉乘火車,父親就讓這些人到家里來歇個腳吃頓飯,走時再塞上幾塊錢,這樣助人為樂的事一直延續到父親九十歲。前幾年,鄰居的女兒考上幼師,女孩的父親在她很小時因公殉職,得知女孩要到外地求學,父親將一千塊錢交給她,讓女孩購買學習用品。父親出殯那天,已是幼兒教師的女孩流著淚將兩盆菊花敬獻在他靈前……
父親一生熱愛學習,他是新中國成立前的師范生,一入伍就是部隊的文化教員,不僅知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字。父親這一輩子是真正的活到老學到老,每天必須看報學習,重點內容用紅筆勾畫,有些還要做筆記強化記憶。在離世的前一個月,他還堅持看新聞聯播和軍事頻道。以前我們回家,他不是像別人家的父親對兒女噓寒問暖,而是坐上一會兒聊幾句家常,就拿著當天的報紙去看。也許對父親來說,學習就是最輕松愉快的事,是最好的休息方式。記得那年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父親還摘抄了很多知識點考我,有時打電話沒聊幾句,就問我學習的事,一個勁地叮囑我,要先學一步,學深一點。
父親身上有絕對的軍人氣質,九十多歲的人,身板依然挺拔。退休幾十年都是按部隊的作息時間,一年四季六點半準時起床,洗衣服整理屋子父親也是親力親為。這幾年,母親的身體不大好,大家都勸他找個保姆,可父親總以各種理由推辭,堅持讓孩子們輪流住到家里,而且在我們給母親喂飯或洗腳時他總在一旁仔細地看著。以前我們總覺得父親太固執太死板,現在我們終于明白,父親是想以這種方式保持和兒女們的相處時光。
父親走了,可我們總覺得他還活著。他房間的陳設還是從前的樣子,父親平日侍弄的曇花文竹君子蘭依然蔥郁,他最愛的菊花仍舊怒放。有時覺得父親還坐在窗前看書,有時覺得他還在陽臺喝茶,有時又覺得他在那兒看電視……
那天,我們把父親安葬在爺爺奶奶身邊,了結他最后的心愿。當一切就緒時,遠處的小學傳來孩子們升國旗的歌聲。這一刻,我的心一下子安寧了,是從來沒有過的那種安寧。是啊,人生就是環形道,從終點到起點,回到魂牽夢繞的故鄉,聽著朗朗的讀書聲,父親您不會感到寂寞,這也是您最好的安身之處。
“公仆一生,清廉艱樸。嚴子律己,戎馬而終。高壽跨鶴,德蔭子孫!边@是父親非?粗氐囊晃煌磔厪谋本┌l來的唁電,也是對他一生最好的評價,我在這里讀給您,父親,您聽到了嗎?
天水是父親戎馬生涯的終結站,也是他退休生活的起始點。當年父親和一眾戰友親朋在家里邀約暢談后揮筆寫下了“耄耋知音會東泉,賦詩品酒話當年;異口同聲贊盛世,國泰民安稱空前”的詩句,今天再次誦讀,更加體悟父親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