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與長者的交談是從杜甫流落秦州探訪隗囂宮時所作的一首雜詩開始的。他指著皇城堡(隗囂宮)對杜詩脫口而吟:“勝跡城北寺,傳是隗囂宮;苔蘚山門古,丹青野殿空;月明垂葉露,云逐渡溪風(fēng);清渭無情極,愁時獨向東。”長者用詩圣的詩佐證著皇城村的古老和皇城堡(隗囂宮)的輝煌和變遷。

長者凝視前方的皇城堡(隗囂宮)良久,轉(zhuǎn)過身來指著山下的秦州城講:隗囂當(dāng)年所建的皇城規(guī)模十分龐大,山腳皇城路邊是隗囂皇城的城墻遺址,古時為了保護城墻,羅玉河改道時從現(xiàn)在的天水一中經(jīng)過注入藉河。秦州城區(qū)的羅玉小區(qū)、南城根曾經(jīng)是隗囂駐兵教練軍馬的地方。北山半山腰名叫瓦窯坡的村子是當(dāng)時專門為隗囂修建皇城燒筑磚瓦的地方。

長者為隗囂皇城勾勒了一個清晰輪廓,大致范圍包括整個秦州北山,總面積約70萬平方米。據(jù)《漢書·賈山傳》記載,秦阿房宮整個的規(guī)模“東西五里,南北千步”,約60萬平方米。隗囂皇城遺址規(guī)模比舉世聞名的阿房宮大10萬平方米。

談起隗囂稱帝的事,長者給我們講了一個傳奇故事:在王莽新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爭霸,身為“大將軍”的隗囂偶得傳國玉璽“和氏璧”。隗囂認為這是上天旨意讓他作皇帝,他便以“和氏璧”號令天下,割據(jù)隴上,稱帝天水。隗囂在秦州城北的山上修建了皇宮,作了皇帝。后來隗囂與劉秀在天水秦安隴城大戰(zhàn)兵敗后,帶著“和氏璧”和母親南下了四川。

(村里的古樹)
講完這些故事,長者自豪地說:隗囂是咱天水人的驕傲,秦州北山在不遠的將來必建成為一處在全國有影響的皇城堡(隗囂宮)遺址公園,給歷史個交代,給后人一個交待。
至于長者講述涉及史料的真實性我們不應(yīng)過多的追究,留給史學(xué)家研究和探討。我們只為長者對家鄉(xiāng)歷史文化的熱忱,對這片土地寄予的深情為之感動。

皇城堡(隗囂宮)
隗囂其人其事《后漢書》《甘肅通史》《天水通史》都有明確的記載和評價。至今,天水民間仍留傳諸多與隗囂相關(guān)的故事和歷史遺跡。如,皇城堡山下的道路仍叫皇城路,在麥積山植物園雕窠峪、甘谷和武山洛門的西旱坪都有隗囂曾大興土木、廣建行宮的遺址。天水著名小吃“蕎面呱呱”就是隗囂孝敬其母親時親自下廚制作的。“得隴望蜀”、“朝三暮四”等成語故事與隗囂有關(guān)。

皇城堡(隗囂宮)

村里的古樹
“項羽與君曾識否,東西兩漢帝王才”(清代王際有在《隗囂宮》詩)。隗囂在中國歷史舞臺的作用和影響力可以與項羽相提并論。是的,我們應(yīng)該給歷史一個交待,不應(yīng)該讓這個村子及村子涉及的故事像那座老房子一樣敗落;不應(yīng)該讓皇城堡(隗囂宮)成為盜墓者發(fā)財?shù)臉穲@,逐漸消失在歲月的侵蝕中;不應(yīng)該讓一代英雄被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中。(文:溫建平 圖:天水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