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天水在線天水在線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人文天水>>正文
紀信
(2022/3/21 15:31:26)  來源:天水通史  打印本頁

紀 信

  紀信(? -前204年),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春秋時紀侯之后裔,以國為姓。秦末隨劉邦進軍咸陽,滅嬴秦,定關中。旋項羽入關,至戲水(今陜西臨潼東),嫉劉邦先得滅秦之功,在鴻門(亦在臨潼東)設宴,準備在宴會上殺死劉邦。劉邦得訊,趁間從宴會上逃出,有紀信與樊噲、夏侯嬰、靳強4人奮力保護,始得安全回營。其后,劉邦被項羽封漢王屯軍漢中。后又北上還定三秦,紀信均隨劉邦轉戰。

  漢王二年(前205年)春,以擅自弒殺義帝(初伐秦時為眾將所立)為由,劉邦出關中趨東討伐項羽,從此拉開了楚、漢關東之戰的序幕,雙方長時期在今河南一帶激戰不已。時項羽軍力尚強于劉邦,在彭城(今江蘇徐州)、靈壁(今安徽北)大敗漢軍,劉邦直退至滎(xíng)陽(今河南滎陽),整軍堅守,雙方轉人相持階段。次年(前204年)四月,楚軍全力攻滎陽,將劉邦困于城中。漢軍被困月余,不得脫身,劉邦已無計可施,要求與項羽講和,以滎陽以西歸漢,以東盡歸楚,結果被項羽拒絕。危機間,紀信向劉邦建議說:“事已至此,別無他法可以脫險,請允許我扮作漢王,出城誑騙楚軍,時我王可以趁間從別門出走。”劉邦遂與謀士陳平計議,讓紀信扮王先從東門出,而劉邦等人再從攻圍不太急的西門出。

  計議已定,當夜趁著幕色,漢軍打開東門,先使兩千女子出城,以引楚軍放松戒備,既而由紀信扮妝的漢王乘王車而出。紀信面似劉邦,加之坐著黃色車篷、上掛羽幢的王車,楚軍一時莫辨,四面圍將而至,又見隨王車者高聲說:“糧食已盡,漢王愿意投降”,楚將士皆深信不疑,齊集東門,高呼萬歲而圍觀。就在此時,劉邦率數十騎親隨出西門而去。及紀信乘車來到項羽營中,項羽出,厲聲問:“漢王在哪里?”紀信答道:“漢王已離開了滎陽。”項羽見劉邦逃脫,大怒,下令部下將紀信燒殺。

  劉邦統一天下稱帝后,念紀信為救已而舍身,追封紀信,并賜黃袍加身,在上林苑(今陜西長安縣南)興建大型廟堂祭祀。劉邦的后代又封其為城隍神。至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天下城隍,紀信封“忠烈侯”,享正三品。其后關隴間城邑所建城隍廟,大都祀紀信。今天水市秦州區城隍廟,始建于明初,規模宏大,至今大粲。牌坊上有近代書法家于右任所書“漢忠烈紀將軍祠”匾額,正門磚刻清秦州知州董平章撰聯,鄧寶珊所書聯語:“楚逼滎陽時,憑烈志激昂,四百年基開赤帝;神生成紀地,作故鄉保障,千萬載祜(hù)篤黎民。” (《天水通史》)

天水古建筑——紀信祠

甘肅日報 鄧書俊

紀信祠

紀信祠正殿(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

  紀信祠又稱城隍廟,位于天水市城區中心北街十字路旁,占地1700平方米,2019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秦州志》記載,紀信祠始建于元朝,初為成紀縣衙,明代改建城隍廟。后經歷代維修,形成了現今的規模。祠內有八棵三百年以上的古樹、十塊碑刻、二十塊匾額、明代壁畫三十平方米。其中有清初順治十六年立的“重建隍廟碑記”,記載著順治十一年天水八級強烈地震對城隍廟的破壞和以后維修增建的事跡。二百多年后的光緒五年,天水南六級地震,年久失修的城隍廟再次遭到破壞,天水詩人任士言還撰寫了“重修城隍廟記”。

  紀信祠坐北面南,整體為長方形結構,牌坊臨街而立,呈四柱三門,三重檐歇山頂結構,飛檐斗拱,巍峨壯觀,牌坊上懸掛一匾,為民國元老于右任所寫,字跡大氣磅礴。

  紀信,天水人,是楚漢之爭時劉邦手下的一位將軍,追隨劉邦南征北戰,公元前204年,在劉邦、項羽相持的滎陽成皋戰役中,劉邦被困在滎陽城內糧食殆盡,人心慌亂,因紀信長相酷似劉邦,故獻計愿假裝漢王降楚,劉邦趁機從西邊城門出逃。項羽大怒,便將紀信活活燒死,后來劉邦經過幾年戰爭,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為了報答紀信的忠國救駕之恩,追封為“忠烈侯”。

  走進牌坊,眼前是青磚砌成的拱形門楣,大門通體為朱紅色,兩側墻壁上銘刻著鄧寶珊將軍的手書對聯:“楚逼滎陽時憑烈志激昂四百年基開赤帝,神生成紀地作故鄉保障千萬載祜篤黎民。”正中“精神尚在”四個大字。

  通過大門,是一條長長的通道,兩邊畫廊,紅柱排列,常有書畫家在這里揮毫潑墨。畫廊盡頭為四合院,院內古木參天,枝葉繁茂,遮天蔽日。西面為數間廂房,東面為二層樓房,正面為二層戲樓,被人稱為“五鳳樓”。

  戲樓一直是文房四寶的展館,面闊五間,單檐廡殿頂式結構,灰色琉璃瓦覆頂,飛檐翹角,翩然欲飛,整座建筑猶如一只體形碩大的鳥,歷經歲月的風雨,保持不變的姿勢,把整個院落分成了前后兩院。

  后院主體建筑主要集中在五鳳樓后面、正門的中軸線上,依次有卷棚直廊,拜廳、獻殿、大殿、寢宮。直廊通長17米,寬4米,與拜廳相連,廊下懸有五塊清代匾額,拜廳梁上亦懸有“恩湛西陲”“功成漢業”等匾額,共計13塊,均為其時秦州人士為感念紀信所題記。

  大殿高出其他建筑,始建于元代,是紀信祠里最早的建筑,為木結構馬鞍式單檐歇山頂建筑,窗大,面闊,進深均為三間,雕梁畫棟,古樸莊重,雄偉壯觀。殿里塑有紀將軍站像,神態莊嚴,栩栩如生。殿內西墻上有幅明代壁畫——“城隍出巡圖”,這幅圖是2004年對大殿進行維修過程中發現的,成為研究歷史的寶貴資料。寢宮,即為紀信休憩、就寢之地。寢宮內供奉著一尊紀信坐像。

  在高樓林立的鬧市,紀信祠猶如一部厚重的古書,記載著這座城市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

天水名勝百景系列之二十一

城隍廟 

  城隍廟又稱“漢忠烈紀將軍祠”,是祭祀西漢名將紀信的地方。《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述,在秦漢相爭的滎陽戰役中,漢高祖劉邦被項羽所困,紀信假扮高祖夜出東門詐降誑項羽,得使劉邦遁出西門脫險,而紀信被項羽燒死。事后,追封紀信為“忠烈將軍”,并為天水城隍。 

  城隍廟坐落在青年北路口,始建于明初,后經10余次維修擴建,形成了一座3門4進6組21座殿、廊、庭、樓的建筑群。前門是一座面闊3間的高大牌坊,上有于右任草書“漢忠烈紀將軍祠”。牌坊后是高大灰壁朱紅大門,大門上有蔣介石書“精神尚在”四字,兩側是邑人鄧寶珊先生摹清人董平章的對聯:“楚逼滎陽時,憑烈志激昂,四百年基開赤帝;神生成紀地,作故鄉保障,千萬載祜篤黎民。”因紀信舍身救主事跡感天動地,故后人詩聯吟贊不絕。陳琳先生撰聯:“倘無將軍獻身,難定滎陽一決,鹿死誰手?幸有忠烈傳世,若同淮陽半殂,名歸何人。” 

  大門內通道兩側,各建單坡長廊十二間。連接長廊有一小牌坊,坊后建卷棚直廊做二門。二門內原為寬闊的三合院,院北正中有重門,是一座單檐廡殿頂三間兩廊二層樓式的建筑,規模較大。重門東西有鐘鼓樓,重門后是隍廟的主體建筑,為三間卷棚式懸山頂廈庭和三間卷棚式歇山頂拜庭。其后高臺上有單檐歇山頂大殿三間,琉璃脊瓦。飛檐螭獸,梁架結構和檐下斗拱具有明代建筑特征。殿后有小三間懸山頂寢宮,更是精巧別致。廟內有古柏5株,清代匾額15塊。整個院內,古槐蔭郁,蒼柏挺拔,參觀游人絡繹不絕。(■文/安志宏) 

紀信與城隍廟 

  紀信,成紀(今天水)人,從劉邦軍,為大將。公元前二百零四年五月,楚軍(項羽軍)圍漢軍(劉邦軍)于滎陽,漢軍糧草皆無,滎陽難守。危急中,紀信以其面貌似漢王劉邦,請求佯裝劉邦向楚軍投降,以使劉邦乘隙逃走。此計被采納,楚王項羽準降。于是漢軍于深夜開滎陽東門,使兩千婦女披盔帶甲,扮作士兵先行,隨后紀信乘漢王車駕、儀仗,扮漢王劉邦狀緩出東門。紀信在車中高呼“軍糧盡,漢王降”。楚軍見劉邦已投降,皆歡呼勝利,齊涌至東門圍觀。劉邦帶陣平等數十騎,乘隙沖出滎陽西門,奔成皋而去。紀信車近項羽,而仍傲座于車中,項羽怒斥,紀信笑曰:我乃漢將軍紀信,漢王豈能降爾,此時漢王已至成皋。項羽使人辨紀信,始知中計,頓時大怒,活活將紀信燒死于車內。紀信死后,被劉邦追謚為“忠右”(后世人稱忠烈侯),立祠于順慶,葬于漢中城固(與漢開國元勛蕭何、樊噲之墓同在一地)。 

  成紀出紀信,鄉梓為榮。紀信家鄉的天水人,崇仰紀信忠烈,古代尊紀信為天水城隍。明朝初年,為紀念漢將軍紀信,在天水城中修建廟祠,因紀信為天水城隍,故紀將軍祠又為天水城隍廟。天水城隍廟地處繁華市區(現為天水文化館所在地)。大門臨街,以青磚砌就,磚雕精致,圖案古樸,銘刻門聯曰:楚逼滎陽時憑烈志激昂四百年基開赤帝;神生成紀地作故鄉保障千萬載祜篤黎民。為邑人鄧寶珊將軍手書清代天水郡守董琴虞所作對聯。門前有大牌坊一座,飛檐斗拱,雕梁畫棟,氣勢恢宏,上懸巨幅匾額,于右任先生草書“漢忠烈紀將軍祠”七個大字,筆走龍蛇,燁燁生輝。天水城隍廟,在歷史上曾幾經傾圮復修,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光緒五年(1879年)天水兩次遭大地震災害,使城隍廟也兩次被破壞。廟內原有靜宮、東樓、倉帝、馬神、藥王、圣母、諸祠。抗戰時期,天水學者馮國瑞勸時任陜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將其所藏之陜西地方志等書籍移至天水,辟此處為“天水圖書館”。天水圖書館藏書之巨曾為隴上之最。

  《秦州志》載:成紀縣廢,州治西五十步,即今城隍廟基。由此可見,天水人選在成紀縣故址處修建紀將軍祠,事非偶然。在此建祠,表達了天水人對紀信出于成紀的憑吊。 (□王惠榮)

丙申年天水城隍祭祀典禮在紀信祠(天水文化館)隆重舉行

(天水在線2016年6月22日攝)

(城隍像)

(獻貢飯儀式)

(獻貢飯儀式)

(獻貢飯儀式)

(獻貢飯)

(祭祀典禮)

(祭祀典禮)

(祭祀典禮)

(壁畫)

(壁畫)

(壁畫)

(壁畫)

  丙申年五月十八日(公元2016年6月22日)零時,天水城隍祭祀典禮在紀信祠(天水文化館)內隆重舉行。傳說,紀信將軍出生于農歷五月十八日,所以這一天就是紀信將軍的誕辰紀念廟會,廟會期間,城隍廟里人山人海,晝夜燈火通明,廟會前后共持續3天。 

天水城隍廟匾聯

  懸掛于門屏上作裝飾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稱和性質,表達人們義理、情感之類的文學樣式即為匾聯。匾聯是中國古今建筑中常用的裝飾構件,相當于古建筑的眼睛。而懸掛在城隍廟的匾額、楹聯,往往點醒和渲染特有的城隍廟意境和主題,成為城隍廟的眼睛和靈魂,自成一格而成蔚然大觀之勢。

  天水城隍廟在秦州區大城十字路口東北側。在楚漢爭霸的年代,作為西漢大將紀信,以身救主、匡扶漢室,紀信死后,被劉邦追謚為“忠右”, 后世人稱忠烈侯。成紀出紀信,鄉梓為榮。天水人崇仰紀信忠烈,尊紀信為天水城隍。明朝初年,為紀念漢將軍紀信,在天水城中修建廟祠,故紀將軍祠又為天水城隍廟。明清以后便大規模修建,形成三門四進21座殿宮、廊、樓、庭、覆建筑群,具有明清江南園林式的風貌。

  也許就因為人們對紀信忠烈英勇舍生忘死的品格的敬重,所以人們才將他尊為一方之神,時時拜祭,天水城隍廟里更有了許多斑駁卻又明晰的匾聯。當人們在被精美絕倫的建筑宏構,巧雕細鏤的裝飾圖案,遒勁挺拔的古柏蒼槐所震懾所吸引的同時,廟堂里那一幅幅匾額,匾額呈現的深邃的文字內涵、高超的書法品位,委實讓人贊嘆不已,似乎又將人們帶進了藝術的殿堂。

  作為城隍廟古建筑的必然組成部分,這里的匾額絕大部分為木刻匾額,刻制時間為明清時代,在中間長廊與抱廈頂部每間有大幅匾額懸空,據統計共有 19塊。這些匾額都是四字、大多數都用楷書寫成。敬獻者也是秦州城里一時有身份、有名望者。匾額上的文字有:“庇蔭邊陲”、“理幽鑒明”、“無感不應”、“惠保無疆”、“功成漢業”、“德洋恩博”、“除忒降祥”、“烈高云長”、“惠保全秦”、“誠精故明”、“威靈顯應”、“神指迷津”等。匾額多用楷書寫成,或端莊中和、或大氣凜然、或儒雅娟秀,有極高的藝術水準。這些匾額表達出了一種穿透歷史的深邃,寄托了懲惡揚善的樸素感情。

  其中有些匾額,制作于乾隆、康熙年間,盡管現在看來,顯得滄桑班駁,但依舊能感到當年做工的考究精細,四周邊框裝綴的騰龍、花卉及其它吉祥雕飾物,仍感到生機勃勃,極具審美價值,充分體現了敬獻者的真摯情感和赤子之心。特別是“幽明洞察”的四方形匾額,安放在廊頂正中央,匾額的四角刻有裝飾圖案,“幽明洞察”四個大字鑲嵌在八卦符號及文飾線條組成的八角圖案里面,最中心的是陰陽魚圖。整個匾額構思獨特,制作水準很高,是難得的匾額藝術珍品。她不僅抒發了對城隍的贊美,同時也蘊涵著豐富的地方易理文化。

  在紀信祠門口有高大巍峨的木結構牌坊一座,上有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先生撰寫的“漢忠烈紀將軍祠”大匾一幅,筆法流暢,雋秀飄逸,是非常珍貴的書法精品。

  牌坊后面是城隍廟的正門,兩邊有鄧寶珊將軍摹清人董平章為紀信將軍的撰聯一幅。短短二十八個字就將紀信的生前身后高度地概括了進去:

  楚逼滎陽時憑烈志激昂四百年基開赤帝。

  神生成紀地作故鄉保障千萬載祜篤黎民。

  橫批為:“精神尚在”。

  這幅楹聯和其它匾額詩文一樣,已成為城隍廟建筑群的有機整體,成為秦州兒女奉獻給紀信將軍的真摯情感。

  毫無疑問,城隍廟匾聯是整個城隍廟建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成為一道與城隍廟文化與景觀、建筑相配的風景。它們不僅是建筑者智慧的結晶,更是紀信將軍頌歌和書法藝術、裝飾藝術的完美組合,給人以雋永、高雅、深刻的藝術享受。

  建筑因有了文字而鮮活靈動,文字附麗在建筑上而意韻飛揚。天水城隍廟匾聯常常用寫意的筆墨,創造出遼闊深遠的藝術境界,雖僅片言只語,卻意蘊雋秀!這些匾聯和殿宇長廊、古樹名木相互映襯,在證明著古城天水悠久歷史的同時,也將忠烈二字永遠地刻在了天水民眾的性格里。(《人文天水》)

天水城隍廟壁畫

  2003年四月的一天,天水城隍廟定格了一個永恒的日子,當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的施工人員在對城隍廟大殿進行保護修復時, 怎么也沒想到,竟發現了讓人震驚的大型壁畫。對城隍廟而言,其意義不亞于公元1900年道士王圓箓發現了敦煌"藏經洞"那樣重大!壁畫的發現,讓天水城隍廟大放異彩!

  在古代,一座完備的城池必須具備四大建筑:文廟、城隍廟、佛寺、道觀。城隍,在封建社會被人們認為是冥界中的基層神司。城隍原指城郭與溝池而言。《易經》曰:“城復于隍”,《禮記》有“水就是隍,城就是庸。”城隍廟中的“神”的職責在于“攘外安內”,負有一方“社稷”的安定,城隍還兼管地方冥籍,賞善罰惡,成為冥府派駐陽世的地方官吏。也就是說,城隍既是神又是官即冥官,上可以達天堂,下可以通地府,神威顯赫,也可以出入陰陽世間,統轄一方,在廟中設座問案判事,職掌冥律。而《城隍出巡圖》壁畫正是城隍行使治權的真實體現。

  明朝初期,供奉城隍成了各地當時一種新的習俗。一些地方先賢或者忠勇之士得以金身重塑,被鄉民供奉起來。人們大多希望借助他們的神威,使地方多一份平安。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西邊的蘭州,和我們天水就供奉起了同一個人,一個以忠烈而出名的,據說是誕生在我們天水的古代英雄紀信。明朝初年,為紀念漢將軍紀信,在秦州城中修建廟祠,故紀將軍祠又為天水城隍廟。

  和許多重大發現一樣,城隍廟壁畫和世人見面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是在對城隍廟大殿進行保護修復工程中發現的。

  趙館長說,這組壁畫,大約繪制于明末天啟年間,也就是公元1635年,是在對大殿進行重修時繪上去的。根據古建筑維修人員對大殿的瓦脊考證發現,上刻有“天啟五年三月初三·張登”字樣,究竟為何人所繪,還有待專家鑒定。據介紹這組壁畫在繪成后,由于經歷了5次大規模修繕,使其深藏在墻壁之內,直到2003年才使其重見天日。

  這副名為《城隍出巡圖》的壁畫位于大殿內的西側山墻上,保存面積三十平方米,壁畫設色,始繪年代為明代,清代曾重新上色。

  壁畫藝術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歷史中一支絢麗的奇葩。以表現城隍出巡情景的這組壁畫,工筆淡彩,場景宏觀氣勢磅礴,所繪人物真人大小,色彩鮮艷,線條生動流暢,人物表情生動,歷經300余年保存完整。內容為城隍夜巡圖,畫面結構巧妙,場面宏大,用線流暢,表現手法簡捷明快,有著深厚的藝術造詣。其壁畫無論是藝術表現手法還是服飾內容,都充分體現了明朝時期的藝術特征。甘肅敦煌藝術研究院壁畫維修專家李云鶴對這副壁畫曾給予高度評價。

  無獨有偶,2004年在對城隍廟內的寢宮進行維修時,又發現兩幅內容分別為仕女圖和博古架的壁畫。這是城隍廟繼大殿發現明代壁畫后又一重大發現。兩幅壁畫均深藏在寢宮西面墻壁之內。其中仕女圖約繪制于清康熙37年,基本同真人大小,線條生動流暢,手提燈籠的仕女表情生動。

  另一幅內容為博古架的壁畫約繪制于民國年間,畫面色彩鮮艷,繪畫手法借鑒了西方油畫的風格,畫面具有很強的立體感。為目前天水市發現的最早借鑒西方油畫風格繪成的壁畫。兩幅壁畫為何人所繪,還是未解之謎。

  趙館長講,城隍廟壁畫的發現對研究城隍廟的古建筑風格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并有助于城隍廟今后升格為“國保”單位。同時這些壁畫的發現,為研究城隍廟的歷史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因而有著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城隍廟的大殿長廊、匾額楹聯、古樹名木連同紀信的忠烈或許永遠地刻在了天水民眾的心里,而城隍廟壁畫的發現無疑讓天水城隍廟增色不少,讓更多的人們為之眼前一亮,天水城隍廟文化藝術的燦爛光芒必將吸引眾多的目光!(《人文天水》)

相 關 新 聞

·天水古建筑——紀信祠·天水紀信祠(城隍廟)三期保護修繕工程接近尾聲(圖)

新 聞 推 薦

市衛健委慰問天水市五院醫療救治組一線醫務

·國臺辦:民進黨政客妄圖升級“兩國論”,是赤裸裸挑釁冒
·兩岸有關方面將舉辦鄭成功收復臺灣360周年紀念活動
·中國代表:全方位、無差別制裁帶來新的人道問題
·最新動態:聯合國希望俄烏談判盡快化承諾為行動
·專訪:美國主導的生物實驗室對烏克蘭及其他國家人民構成
·專訪:“絕對有必要”對美在烏克蘭生物實驗室進行嚴格核
·截至3月29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
·青海省原副省長文國棟一審獲刑11年
·聚焦上海最大規模核酸篩查
·捷克總理感染新冠病毒
最 新 圖 片
市衛健委慰問天水市五院醫療救治組一線醫務 天水在線《說名人》(第九集)丨老子 天水鍛壓:疫情防控“不斷檔” 生產經營“不 天水電信分公司:黨建統領 快速支撐疫情防控 天水黃龍抽水蓄能電站廠房勘探平硐施工項目 天水風動:全力筑牢“防疫+生產”安全網(圖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天水資訊
·天水師范學院組織開展疫情期間思政系列活動(圖)
·天水市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圖)
·市衛健委慰問天水市五院醫療救治組一線醫務人員(圖)
·天水文旅凝聚文藝力量 助力疫情防控【書畫】(九)
·天水文旅凝聚文藝力量 助力疫情防控【書畫】(八)
·天水黃龍抽水蓄能電站廠房勘探平硐施工項目開工(圖)
·天水在線《說名人》(第九集)丨老子
·周濟主持召開秦安縣委常委會會議
·麥積區:發揮藥店“哨點”監測作用 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天水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用過硬作風筑牢疫情防控堅
·天水市農業農村局關于預防果樹春季霜凍和低溫凍害工
·麥積區:嚴守城中村“防疫關” 筑牢群眾防疫“安全墻
·天水市社會組織黨委強化“四項舉措”提升社會組織“
·清水縣召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會議(圖)
·【項目建設進行時】清水棚戶區改造項目加速推進(圖)
·【海報】清水大地涌春潮·項目建設篇 (圖)
·張家川縣:駐村幫扶工作隊投身一線戰“疫”情(圖)
·清水縣開展重點人群第二輪核酸檢測 織密織牢疫情防控
·【春訪三農】閆家鄉:不負春光不誤農(圖)
·引洮供水二期配套甘谷縣城區供水工程通水試運行(圖)
·金輝檢查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圖)
·武山縣召開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座談會(圖)
·張濤督查鄉鎮森林防滅火等當前重點工作(圖)
·索鴻賓督查甘谷縣疫情防控工作(圖)
·張恒剛深入鄉鎮督查森林防滅火工作(圖)
 文化歷史
·虎年說虎丨兵權在手 虎虎生威
·虎年說虎丨驚喜不驚喜?“羊咬驢尾”“虎”卻亮了
·2022年春節緣何沒有“大年三十”?
·張衡、李時珍、唐伯虎……這些屬虎名人出生那年發生
·小年來了,除了這些習俗你還聽過別的嗎?
·作者去拯救中華民族了,小說自此“無限期停更”
·盧溝橋事變報道第一人:用生命記錄抗戰的戰地記者
·親歷者揭秘人民大會堂建設背后的故事
·大年初二話民俗 回娘家祭財神爺
·2021農歷年為何稱“辛丑牛年”?
·2021年為啥“晚春節”?
·臘八節的由來與朱元璋有關?它的習俗不只有喝粥
·抗美援朝運動在甘肅(圖)
·中國的節日文化
·老兵高晉文:親眼看著黃繼光犧牲
 博 客
·《說天水》(二)
·《說名人》(八)
·《說名人》(七)
·《麥積圣歌》第六場
·《說名人》(六)
·《麥積圣歌》第五場
·《麥積圣歌》第四場
·《麥積圣歌》第三場
 播 客

·《說天水》(一)
·《說名人》(五)
·《麥積圣歌》第二場
·《麥積圣歌》第一場
·《說名人》(四)
·《大秦文公》第五場
·《大秦文公》第四場
·《說名人》(三)
 娛 樂

·2022年春節檔:新主流電影引熱議 
·2022年電影春節檔總票房突破45億
·正月初一至初三電影票房達34.75億元
·春節觀影成賀歲“新年俗”
·看到這些春晚里的節目,你的“DNA動了”沒?
·總臺2022年春晚:奏響新征程上的迎春曲
·大年初一總票房位列中國影史單日票房第二
·2022春晚節目單出爐!
·春節檔新片預售票房突破3.2億元 你想去看哪一部?
·《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進行第三次彩排

 社 會
·“2021年度十大健康謠言榜單”揭曉
·3月5日22時44分“驚蟄”:春雷一聲響,九盡桃花開
·二月二你有理發的打算嗎
·短視頻總讓你欲罷不能,刷還是不刷?
·時隔50多年!野生“虎蹤”重現大興安嶺
·一個返鄉青年用短視頻建構的家鄉
·白方禮精神傳承者為天水貧困學子捐贈2萬元助學金(圖
·涉腐洗錢犯罪嫌疑人范繼萍被引渡回國
·中國區門店不得退貨?上海市消保委約談加拿大鵝
·騷擾路人、搭訕偷拍等直播是否違法?有哪些后果?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50006 Copyright 2005-2006  天水在線網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電話:0938-8218028 13893879576 QQ:57530489 郵箱:tswjy@126.com 

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