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桀(?~前80年),隴西郡上邽縣(今甘肅天水秦州區)人。少年時因勇武有力,被選入羽林軍,升至期門郎,常護侍漢武帝劉徹出入宮中。一天在劉徹上甘泉宮途中,忽刮大風,因受蓋傘的阻力,車駕不能行。劉徹命隨者解去蓋傘,當準備卷置時,上官桀接過蓋傘,高高舉起,迎風而進,行走如常人。一會兒又下起大雨,上官桀又以傘護車駕而行。劉徹見其勇猛有力,命為未央廄(jìu)令,負責管理皇宮馬匹。但上官桀并無心思與飼馬者打交道,只是窺伺著新的晉升機會。一次,劉徹患病休養多日,愈后出行時見馬匹比前瘦弱,大怒,準備治上官桀的罪。上官桀即哭跪于地,辯解說:“臣聞圣體不安,日夜憂懼,意誠不在馬,”所以馬匹不如從前健壯。劉徹信以為真,不僅未治其罪,反引用為近臣,先任侍中,不久升太仆,參與朝政。
武帝后元元年(前88年),上官桀與奉車都尉霍光、侍中駙馬都尉金日(mì)磾(dī)共同平息侍中仆射馬何羅(或名莽何羅)、重合侯馬通兄弟發動的謀剌劉徹之變,由此更得劉徹看重。次年(前87年)劉徹病逝前,以上官桀為左將軍,與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車騎將軍金日啴共同受命輔佐太子劉弗陵。昭帝劉弗陵繼立后,又封上官桀為安陽侯。
霍光女兒嫁與上官桀子上官安,因姻親關系,起初同輔昭帝,相處融洽。過了一段時間后,上官桀漸虛驕恃氣,常趁霍光不在朝時,獨自決斷朝中大事。在宮中撫養皇帝的劉弗陵(繼立時年8歲)姐姐蓋長公主也有異心,上官桀漸與其交厚。公主與丁外人通奸,上官桀應公主之托為丁外人在霍光前求封爵位,霍光不許。又求光祿大夫職,亦被拒絕。由此引起公主對霍光的不滿。昭帝的哥哥燕王劉旦,常存當皇帝之心,便與上官桀父子、蓋長公主通謀篡權。上官桀一次假托劉旦名義上疏,誣霍光專權亂政,并趁霍光不在朝時將上疏轉給劉弗陵,提出讓他們去“查奸”,先拘捕霍光,但被劉弗陵制止。旋查明上疏為偽托。劉弗陵遂召上官桀,斥責其誣陷霍光,并叮囑說:“大將軍國家忠臣,先帝所屬,敢有潛毀者,坐之。”
昭帝元鳳元年(前80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等又秘密策劃,準備讓蓋長公主以宴請霍光為名,設伏兵誅殺霍光,再廢劉弗陵,立劉旦為帝。時上官安因女兒為皇后,自己為官車騎(一說驃騎)將軍、桑樂侯,更加恣意妄為。其父上官桀欲讓劉旦為帝,自己把持朝政,而上官安則準備廢掉劉弗陵后,再誘殺劉旦,讓上官桀繼立為帝,以便將來自己繼立。蓋長公主府有人知此陰謀,泄于朝臣,奏于劉弗陵。劉弗陵即令捕殺上官桀父子及其宗族,蓋長公主自殺,燕王劉旦亦自縊而死,謀廢立事遂平。
上官氏(前88~前37年),上官桀孫女,后被昭帝劉弗陵立為皇后。劉弗陵繼立為皇帝時,年僅8歲,由其姊蓋長公主撫養。上官氏父上官安是一個無功受祿,且頗具野心的人,看到皇親國戚可以左右朝政,便打算將尚幼的女兒嫁給劉弗陵,便將想法先告知其岳父、時任大將軍、大司馬并主政的霍光。霍光以為外孫女尚小,不宜入宮便拒絕了。于是,上官安又通過丁外人與蓋長公主的關系,讓公主作主,于昭帝始元四年(前83年)將6歲的上官氏選入宮中,封為婕妤(yú)。月余后,又被立為皇后。時劉弗陵亦只12歲。
昭帝元鳳元年(前80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謀反時,上官氏因年齡尚小未參與其謀,加之為霍光外孫,故仍為皇后。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劉弗陵少亡,上官氏時年只有15歲,尚無嗣子。霍光便與眾臣議立武帝劉徹孫、昌邑王劉賀為帝,上官氏被尊為皇太后。劉賀繼立后,淫戲無度,不及月被廢。眾立武帝曾孫劉詢為帝。劉詢尊上官氏為太皇太后,迎居長樂宮。此后凡居37年,至元帝建昭二年(前37年)去世,終年52歲。后歸葬昭帝墓平陵。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