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文化:

(公祭伏羲大典)
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之地,伏羲在天水創畫八卦,肇啟了人類文明,1992年江澤民同志視察天水時題詞“羲皇故里”。
天水伏羲廟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紀念上古“三皇”之首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天水每年舉辦規模宏大的公祭和民祭伏羲活動。
大地灣文化:

(大地灣博物館)
大地灣文化遺址為二十世紀中國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較完整地保存了仰韶文化早、中、晚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存,從已出土的8000多件文物中發現了中國最早的雛形文字、宮殿式建筑、“混凝土”地面、繪畫、彩陶、旱作農作物標本等,印證早在7800—83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華夏文明。
秦早期文化:

(2017年12月29日,秦州區舉行秦公簋出土地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揭碑儀式。)

(圖為1919年在秦州區秦嶺廟山出土的秦公簋)
天水是秦人祖先生存繁衍,發展壯大之地,是秦早期文化的發祥地,也是秦人的福地。公元前688年秦國在此設立了邽縣和冀縣,是中國歷史上建城設縣最早的地方。天水秦文化是早期秦人入主中原前,兼取西戎游牧文化和中原華夏文化之長,從而形成的一種帶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
三國文化:

(三國古戰場遺址——街亭 習仲勛 1997年9月18日題)

(三國古戰場遺址——街亭 天水在線2022年5月11日航拍)
天水在歷史上為隴右第一重鎮,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天水處于蜀魏交鋒的前沿,諸葛亮六出祁山、痛失街亭、智收姜維、計殺張郃等重大戰事,都發生在天水,境內有街亭、天水關、木門道、諸葛軍壘等三國古戰場遺址。
成紀川原控上游,地靈人杰炳千秋。雁門破虜傳飛將,麟閣圖形憶壯侯。遠志難忘姜伯約,戎韜須仗尹淄州。 [清] 林之望 《留別秦州》
石窟文化:

(麥積山石窟 天水在線2022年5月1日攝)
天水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長安第一重鎮,佛教自漢代以來沿絲綢之路東傳,在渭河一帶逐漸形成了眾多佛教石窟寺院。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2014年6月入選“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世界遺產名錄,與大像山石窟、華蓋寺石窟、木梯寺石窟和水簾洞石窟等,共同構成了絲綢之路東段“百里石窟藝術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