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琎(生卒年不詳),山東人。李林甫為相時欺上瞞下,千方百計地堵塞群臣言路。諫官們懾于其淫威,只是老老實實拿著俸祿,但在朝堂上都不敢言正事。而杜琎卻毫不畏懼,他上書皇帝歷陳時蔽,建議朝廷廣開言路,重用賢臣。
然杜琎上書不久,即被貶為上邽縣令。臨行前,他對諫官們說:“如果皇上圣明,臣子們只會忙于正事,還有什么可以上諫的呢?如今眼見皇帝被蒙蔽,大家卻只能整天無聲地安享自己的祿俸。如諍諫皇上就會像我一樣遭放逐啊!”此后,再也沒有人敢上諫皇上,朝政也就變得更加腐敗了。
杜琎到上邽后,訪貧問苦,問計于民,他興辦教育、勸務農桑,盡力改變上邽的面貌。當時的上邽還面臨著吐蕃的軍事威脅,但作為文官的杜琎,為確保一方安寧也展現了其出色的軍事才能,他整合有限的軍事力量,合理布防,適時出擊,有力保障了地區安全。
杜琎的其它事跡在史書記載中甚為簡略,但其不畏權臣、敢于直言上諫的事跡和精神卻深得后人敬佩,在許多史籍中均有記載。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