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里爺(生卒年不詳),經名艾布艾拉曼·阿布杜尕底爾。清伏羌(今甘肅天水甘谷縣)人,因家住縣城東關內,時人尊稱關里爺,為秦州、伏羌等回民地區的“熱依斯”。
約于清嘉慶年間,寫成伊斯蘭教內部秘籍《熱什哈爾》。《熱什哈爾》前半部是用阿拉伯文、后半部用波斯文寫成。寫成后從未刻版,僅在哲赫忍耶派回民中的一些大學者(阿訇意即學者)中傳抄。“熱什哈爾”一詞系阿拉伯文,原義是“泄露出”、“出汗”。本書所述是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二十七日被清政府殺害于蘭州城墻上的宗教導師馬明心的奇跡,以及馬明心的繼承者穆憲章的奇跡。全書以殉難圣徒奇跡故事為縱線,每一段均抄上“相傳”二字,湮滅的歷史散在其中,一一與同期的漢籍相對應,是一部散文體的哲學論辯集。1990年,根據大阿訇馬兆麟提供的珍藏抄本,由年輕滿拉(經學生)楊萬保和他的同學馬學凱以及著名回族文學家張承志三人以漢文譯釋了此書。張承志序文言:“《熱什哈爾》是中國回族內部首屈一指的古文獻,也是在清季遭逢迫害的回族人民找到的、自己記載自己心情和史實的形式!1993年 9月,本書由生活·讀者·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發行。
關里爺逝世后,墳墓被清政府毀壞。后來被遷至秦安縣蓮花城,修建“拱北”。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