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10月31日在南昌舉行

 吳新雄代省長發言
江西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10月31日在南昌舉行。江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孟建柱主持會議。會議決定吳新雄為江西省人民政府代省長,同時,通過了關于接受黃智權辭去省長職務請求的決定。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鐘家明、彭崑生、孫用和、朱英培、蔣仲平、全文甫、張海如,秘書長肖遠湛和委員共61人出席了會議。
吳新雄代省長在會上發了言。他說,作為一個來自江蘇的“進口”老表,這些年來,我始終為能夠在江西這塊有著光榮傳統的紅土地工作而感到十分榮幸,也為江西人民為中國解放和建設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而感到十分自豪。現在面對新的崗位,我深知肩上擔子的份量,深感責任重大,稍有懈怠就會愧對江西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唯有以百倍的努力,盡職盡責全身心撲在事業上,才能不辱使命、不負重托,才能對得起這塊紅土地和紅土地上的人民。
吳新雄說,雖然崗位變了,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不能變。我們都來自老百姓,時刻不能忘記老百姓。作為黨的干部,根本價值在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我將始終關注民生、以民為本,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努力做到知民情、察民意、解民難、助民富,以“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實績來體現自身價值,來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驗與評判;雖然崗位變了,但加快崛起、富民興贛的歷史使命不能忘。我將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全面落實 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省委確立的發展戰略思路,在黃省長帶領省政府班子打下的良好政府工作基礎上,緊緊依靠集體和全省人民,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今天的發展盡職,為明天的后勁盡責,為百姓的福祉盡心,為實現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盡力;雖然崗位變了,但依靠群眾、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不能丟。我將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工作作風,知實情、謀實招、重實干、求實效、少說多干,埋頭實干;雖然崗位變了,但維護團結、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不能降。我一定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襟懷坦蕩,真誠團結,和諧共事,充分發揮班子集體智慧和力量。大力推進有限政府、責任政府、高效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建設。嚴格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全省人民監督。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始終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律;雖然崗位變了,但勤奮學習、提高素質的自我要求不能松。我將倍加努力地學習,進一步提高理論素養和政策水平,提高科學決策能力和領導水平,提高按客觀規律辦事的能力,提高科學管理、依法行政的水平,以實際行動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會議還聽取和審議了省科技廳廳長王海所作的關于我省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及自主創新情況的匯報;聽取和審議了省農墾辦主任操 香水所作的關于我省綠色食品發展情況的匯報;聽取了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王可忠所作的關于人事事項的說明,審議了人事事項。
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凌成興、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康為民、省人民檢察院負責同志,有關省人大專門委員會成員,省人大常委會各工作部門的負責同志列席會議。(供稿:董立新 攝影:鐘鳴)
附 吳新雄簡歷:
吳新雄,男,漢族,1949年10月出生,江蘇江陰人,197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7年3月參加工作,大學普通班學歷,高級經濟師。現任中共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江西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
1967年3月,江蘇省江陰長江服裝廠工人;1971年7月,江蘇省江陰南菁高級中學教師;1973年2月,江蘇省江陰長江服裝廠團支部副書記;1973年9月,南京化工學院有機系基本合成專業學習;1977年1月,江蘇省江陰化肥廠技術員、氮肥廠副廠長、化肥總廠廠長(1982年任江陰縣委候補委員);1983年12月,江蘇省江陰縣副縣長;1984年8月,江蘇省江陰縣委副書記;1986年3月,江蘇省江陰縣(市)委常委、常務副縣(市)長;1989年4月,江蘇省江陰市委副書記、市長;1992年4月,江蘇省無錫市副市長;1992年12月,江蘇省無錫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1997年7月,江蘇省無錫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1998年1月,江蘇省無錫市委副書記、市長;2001年6月,江西省南昌市委書記;2001年12月,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書記;2002年9月,江西省委副書記、南昌市委書記;2003年1月,江西省委副書記、副省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