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張掖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甘州區委、區政府提出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為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選址讓路。在區委、區政府辦公原址立項建設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與大佛寺文化廣場相呼應,以進一步擴充文化內涵、凸顯歷史文化名城風貌、加快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步伐。政府主動為“三館”建設讓路的新舉措,受到社會各界和干部群眾的廣泛好評,一致認為,它將開啟張掖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的新篇章。我們為這種做法叫好!
政府主動為“三館”建設讓路,好就好在體現了甘州區自覺踐行建設先進文化的根本方向和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文化是城市的靈魂。甘州區委、區政府主動為“三館”建設讓路,讓張掖歷史文脈與現代氣息有機融合,對塑造城市個性,打造城市品牌,激發內生動力,提升城市形象和核心競爭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甘州加強“三館”等文化設施建設,是突出生態經濟,推動張掖“生態文明大市、現代農業大市、通道經濟特色市、民族團結進步市”建設,實現新跨越的現實選擇;是全面提高人民群眾整體素質,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樹立張掖新形象的迫切需要;是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之舉。甘州區人民政府自覺地將先進文化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不僅體現了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而且兼顧各方面的文化需求,確保全體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政府主動為“三館”建設讓路,好就好在甘州區委、區政府對科學和諧發展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落實省委提出的“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區域發展戰略,就是要通過發揮中心的帶動作用,進而實現整體推進。張掖的發展也是一樣,必須要從甘州區抓起,因為甘州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經濟總量占全市經濟份額的比重很大。只有甘州區經濟社會發展起來了,才會帶動其他縣加快發展,張掖的整體水平才能夠發生根本性變化。面對繁重的發展任務,甘州區倡導“民為貴”的樸素思想,倡導健康向上、寬容和諧的城市文化主流,致力于將文化的元素、文化的影響力、感召力有機融入到經濟、政治、社會、城市建設以及生態建設的方方面面,形成張掖特有的城市文化品格和精神氣質,進而推動“1+5”生態城市框架的構筑,無疑為特色名城建設夯實了充足的物質基礎。
政府主動為“三館”建設讓路,好就好在著力打造一座充滿魅力與朝氣的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張掖發展“1+5”生態城市的框架已初步形成。但就目前情況來看,雖然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跡眾多,歷史遺存豐富,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但公共文化設施的數量和質量遠遠不能滿足市民文化生活的需求,這與歷史文化名城的稱號很不相符。張掖經過千百年歷史沖洗而留下來的文物古跡底蘊豐厚,但卻很脆弱。如果不堅持創新發展,不賦予新的內涵,不能順應民意,就會失去文脈,失去歷史文化名城特有的魅力。
政府主動為“三館”建設讓路,好就好在拓寬了旅游業發展的新路子,創造了旅游業發展的新優勢。張掖區位優勢明顯,旅游資源豐富,發展旅游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比較優勢。今年,甘州區明確提出,要按照全市“旅游發展年”的總體部署,重點建設張掖文化旅游產業園、張掖旅游咨詢服務中心、流泉游客接待中心,建成大佛寺、西來寺、總兵府、明糧倉4個景區停車場,打造以大佛寺為代表的佛教文化景區,以總兵府、山西會館、鐘鼓樓、明糧倉等為代表的文物古跡景區,以張掖國家濕地公園為代表的自然生態景區,以張掖沙漠地質公園為代表的戈壁沙漠景區,以平山湖為代表的西部風光旅游景區,充分展現張掖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現代文明形象。“三館”建設,既可以作為大佛寺文化產業園的一部分,又可將大佛寺、西來寺、總兵府有機連接,組團開發。加快“三館”建設步伐,對突出“宜居宜游、綠洲張掖”發展主題,著力打造以“七彩丹霞、濕地之城、裕固家園、戈壁水鄉”為鮮明特點的金張掖旅游整體形象,進一步提升張掖旅游的知名度和核心競爭力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政府主動為“三館”建設讓路,好就好在體現了甘州區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高度自覺性。發展的機遇期,往往是矛盾的凸顯期。在當前,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是各級黨委、政府最基本的任務。甘州區委、區政府主動為“三館”建設讓路,說明政府改善公共服務的意識更為強烈,說明在轉變發展方式的新形勢下,實現、追求公民的幸福成了政府的基本價值取向。通過文化建設,可以使人們以包容的心態和開放的胸襟把握利益的結合點、聯系點、生長點,把握矛盾的統一性、雙贏性、互通性,用和諧的思維化解矛盾、促進共生、共存和共贏。把“三館”建在人口活動的密集區,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通向的是知識之門,為個人和社會群體的終身學習、獨立決策和文化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
城市發展的真諦是讓生活更美好、讓市民更幸福。甘州區委、區政府主動為“三館”建設讓路的做法,受到張掖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和各部門單位負責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紛紛表示要竭盡全力支持甘州區建設,盡心盡力、優先優惠服務甘州區發展。市濕地局把剛剛建成的辦公大樓,暫緩入駐交由區委、區政府辦公過渡;市直各部門也表示盡最大努力和以實際行動支持區屬相關單位辦公過渡。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也給予廣泛好評,認為這是政府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具體表現。只要甘州著眼于市民的生活品質,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生活需求,就一定能創新和加強社會管理,讓人民群眾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嚴,張掖也一定能在科學發展的新舞臺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改革發展和擴大開放的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