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絲路春”杯中國張掖國際露營節和2013年“絲路春”杯中國張掖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備選站)暨張掖·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將分別于2013年6月10日至12日、7月20日至22日在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舉行。為積極營造賽事氛圍,充分展示張掖自然風光、風土人情、賽事活動和特色文化,張掖市甘州區與中國攝影報社特聯合舉行2013“多彩張掖·美麗甘州”全國攝影大展,面向全國征稿。熱誠歡迎廣大攝影家、攝影愛好者及旅游愛好者積極參與、踴躍投稿、貢獻佳作。
主辦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人民政府
中國攝影報社
承辦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體育局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旅游局
張掖市攝影家協會
官方網站:騰訊網圖片頻道 (http://pp.qq.com)
征集主題
全面征集反映張掖市尤其是甘州區境內獨特的自然風光、濃郁人文風情和時代發展新貌等內容的攝影作品,突出反映和2013年“絲路春”杯中國張掖國際露營節和2013年“絲路春”杯中國張掖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備選站)暨張掖·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賽事活動的攝影作品。
截稿時間
8月10日(以收到作品為準)
入展作品數量及稿酬
金質收藏作品 1幅 稿酬人民幣1萬元
銀質收藏作品 3幅 稿酬人民幣各5000元
銅質收藏作品 6幅 稿酬人民幣各3000元
優秀作品 110幅 稿酬人民幣各300元
同一作者獲入選作品數量不限,獲收藏作品的作者不得重復。以上均頒發榮譽證書,并作為申請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條件之一。個人所得稅由主辦單位代扣代繳。
征稿細則
1. 攝影家、攝影愛好者均可投稿。
2. 作品創作時間不限,鼓勵近期創作及表現2013年“絲路春”杯中國張掖國際露營節和2013年“絲路春”杯中國張掖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備選站)暨張掖·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的攝影作品。彩色、黑白不限,但必須取材于張掖市境內。謝絕組照。
3. 投稿方式:
(1)光盤投稿:
作品以光盤(CD-R或DVD-R)形式提交,光盤包裝盒上注明大展名稱,每幅作品文件名處注明作品標題,同時提供作者資料及作品信息(word文檔)。投稿作品為jpg格式,圖片統一處理為長邊600—1000像素,文件大小控制在500K以內。無相關資料的作品,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參評資格。
(2)網絡投稿:
作者須在騰訊網圖片頻道的中國攝影報攝影大展專區“張掖甘州全國攝影大展”中用QQ號注冊(http://pp.qq.com)并按要求填寫真實個人信息。每個QQ號限投99幅作品,如超過上限,請更換QQ號登陸并繼續上傳。主辦單位保證不公開或泄露投稿個人非公開信息。投稿作品為jpg格式,每幅作品的文件量不大于500K,長邊要求600—1000像素。對于投稿作品,工作人員將初步審核,符合要求的作品將放置于活動網站的作品展示頁中。
(3)郵箱投稿:
郵件標題格式:美麗甘州 +作者姓名。投稿作品須以“作品名稱+作者姓名”的形式進行命名。
(4)光盤、網絡、郵箱不得重復投稿。
4. 作品入展后,主辦單位將統一調取作品數據文件,用于展覽和畫冊制作(Tif格式文件建議不低于50M,Jpg最高格式壓縮文件建議不低于7M)。作者請務必將數碼拍攝的數字文件(膠片拍攝的請掃描底片)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主辦單位提交。逾期不提供者視為自動放棄。
5. 大展實行作品公示制度,入展作品公布之前將在官方網站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中國攝影報、騰訊網圖片頻道、中國攝影報活動在線網將刊登入展作品精選及所有入展作者的名單。
6. 本次活動不收參加費,不退稿。對于所有入展作品,主辦單位有權在出版畫冊、舉辦展覽、相關宣傳中使用,并不再支付稿酬。
7. 謝絕本活動組委會和評委會成員及其親屬投稿。投稿者應保證對其所投作品擁有獨立、完整、無歧義的著作權。凡上述保證落空導致相關糾紛的,一切法律責任均由投稿者本人承擔。
8. 投稿者均視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條規定。凡存在著作權問題,以及可能嚴重誤導公眾認知等不符合征稿要求的作品,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參展資格、收回作品稿酬和榮譽證書,并在媒體上通報。
9. 投稿作品在郵寄過程中損毀、滅失或遲到、未到的,主辦單位不承擔相關責任。
10. 本征稿啟事解釋權屬于主辦單位。
作品評選
由主辦單位組織專家、學者進行評選。
投稿地址
1. 光盤投稿地址:
北京市東四十二條48號中國攝影報社活動部
“張掖甘州全國攝影大展”辦公室收(100007)
電話:010—65251661
聯系人:夏雨欣
2. 網絡投稿網址:
騰訊網圖片頻道中國攝影報攝影大展專區“張掖甘州全國攝影大展”(http://pp.qq.com)
3. 郵箱投稿:578643285@qq.com;709113035@qq.com

拍點介紹
張掖市地處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的黑河流域,南依祁連山,北鄰內蒙古阿拉善右旗,東連鎳都金昌,西接古都酒泉,自公元前111年漢武帝設張掖郡始,甘州就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現為張掖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大自然的厚愛,賦予甘州獨特的韻味,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區位優勢,造就了一座攝影家的美麗圣地,甘州被譽為山青、水秀、天藍、地綠的“塞上江南”,宜居、宜游、宜學的“濕地之城”,明凈、清新、亮麗的“清涼之都”,文明、和諧、繁榮的“戈壁水鄉”,先后獲得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綠色生態示范城市等榮譽稱號。
祁連山脈,中國地形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的分界線;絲綢之路,中國歷史上東西文化薈萃融合的文明線;黑河,發源于青海省祁連縣,流經甘州區,漫游入內蒙古額濟納旗大漠中的居延海,這使得張掖成為一個位處多姿多彩自然生態景觀線與絢爛神奇絲綢之路文明線交會的金色十字上的城市,是絲綢古道之重鎮、自然奇觀之博園。在方圓200平方公里的區域,南有祁連山水源涵養區、中有人工綠洲和黑河天然濕地、北有荒漠戈壁,三大生態系統在境內交錯銜接,雪山冰川、森林草原、荒漠戈壁、沙丘沙漠、七彩丹霞、綠洲沃土、濕地蘆葦等極端地貌,交相輝映,金色十足,形成了張掖生態的獨特性。“一山一水一古城”是張掖的資源稟賦,“多姿多彩多優勢”是張掖的特色風貌。
張掖自古就是絲綢之路上的戰略要塞、商賈重鎮,豐富的歷史遺存、厚重的文化積淀、獨特的生態文化,使這里的人問景觀更為絢爛多彩。眾多的名勝古跡,奇特的人文景觀,造就各異的古建筑,使這里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的自然歷史風貌。始建于西夏的張掖大佛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寺內臥佛是國內最大的室內木胎泥塑臥佛。始鑿于東晉時期的馬蹄寺、金塔寺石窟群,系國內洞窟藝術之珍品。高臺北涼古都遺址是國內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漢唐古城遺址。漢代黑水國遺址、隋代木塔、漢明長城、鐘鼓樓、明糧倉等均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張騫出使西域、隋煬帝在焉支山召開萬國博覽會、馬可·波羅旅居甘州、紅西路軍血戰高臺等,均在張掖的發展歷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
張掖猶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古絲綢之路。張掖的山有情、張掖的水有名、張掖的古城有靈,張掖的人更是充滿了“大氣、硬氣、靈氣、和氣”。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豐富而厚重,是廣大攝影愛好者創作的源泉和樂園。歡迎各位攝影愛好者來到張掖,用獨特的視角,向全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講述大家眼中的祁連山與黑河水。
交通
甘州區位于甘肅河西走廊中部,距離蘭州520公里、西寧330公里,蘭新鐵路、連霍G30高速、312、227國道貫境而過,張掖機場通航蘭州、西安、重慶,交通條件十分便利。境內道路平坦通暢,自駕或乘坐公交可便捷通往各景區景點。
食宿
住宿可選在張掖市甘州區,是市政府所在地。區內高、中、低檔次的賓館隨你選擇,價格從數百元到幾十元不等。在這里可以品嘗到正宗的甘州搓魚面、甘州臊面、甘州小飯、炒撥拉、手抓羊肉等特色美食。
拍攝建議
夏季5至9月為最佳拍攝期。特別適宜拍6×17寬幅反轉片和大中畫幅膠片相機拍攝,相機的廣角段鏡頭可以充分發揮擴展作用。2013年“絲路春”杯中國張掖國際露營節和2013年“絲路春”杯中國張掖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備選站)暨張掖·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將分別于2013年6月10日至12日、7月20日至22日在甘州區舉行,將是廣大攝影愛好者的難得機遇。
優惠政策:凡參與2013“多彩張掖·美麗甘州”全國攝影大展的攝影愛好者,憑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證各景區門票全免,省級以上攝影家協會會員證各景區門票減半,張掖市攝影家協會提供服務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