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復工復產
——張掖丹霞大景區有序推進景區恢復運營紀實

2月24日,冰溝丹霞景區恢復開放;3月1日,被譽為“中國彩虹山”的七彩丹霞景區恢復開放。目前,丹霞景區游客接待量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張掖丹霞大景區從恢復開放、綜合管理、游覽管理、購物娛樂管理、餐飲管理等五個方面制定了嚴密的防控措施,嚴格操作規范、細化服務流程,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景區恢復運營工作。
疫情防控 一絲不茍
采取分級分批的方式逐步恢復營業,七彩丹霞、冰溝丹霞等室外空曠景區優先恢復;地質公園博物館、攝影藝術博物館、河西民俗博覽園等室內場館暫緩開放。充分利用融媒體和全媒體手段,全方位、多渠道及時宣傳張掖丹霞大景區實施的安全出游規定、疫情防控預案和保障措施,讓游客放心而來、盡興而歸。
綜合管理精準到位,全面摸排員工身體現狀,建立員工身體健康和出行軌跡電子檔案,做到“一人一檔”實時監控,實時更新。落實衛生管理,游客服務(咨詢)中心等服務場所每天至少消毒2次以上,景區內公用設施、電子觸摸屏每天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不少于4次,近距離服務游客的一線員工必須規范佩戴和摘脫口罩,隨手消毒。在景區各醒目位置設立告示牌,通過短信、滾動屏、宣傳視頻等形式,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引導,提醒游客遵守相關防控要求。
各景區入口處實時監測游客體溫,對景區實行限流入園。七彩丹霞景區每日接待游客3000人次,冰溝丹霞景區每日限流1000人,按照“限人數、分時段、間隔性入園”的防控要求,避免游客集中入園,確保游客服務中心大廳內實時人數不超過30人,游客間距達到2米以上。對游客實行實名制購票,實行無接觸服務,員工在服務過程中必須與游客保持1.5米以上距離,講解員在講解時以單人或小團體接待為主,盡量采用腰麥等電子設備進行遠距離講解。此外,加強景區運營車輛管理,景區觀光車駕駛員和游客乘車時必須配戴口罩,觀光車載員不超過核載人數的50%。
餐飲娛樂管理嚴格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距離”的要求,一線服務人員和廚師每次上崗前必須洗手和消毒,廚師全部佩戴專用防護面罩上崗。所有員工和游客就餐一律使用一次性餐盒,分桌就餐,原則上分桌就餐人數每桌不超過3人。參與性的娛樂項目設施必須做到一客一消毒、一次一消毒。
加快發展 信心滿懷
面對疫情對旅游產業發展帶來的影響,張掖丹霞大景區管委會主任袁得平表示,疫情結束后,文旅行業會不斷涌現出新的需求,預計4至6月周邊游會率先復蘇,自駕游、親子游、家庭游、綠色生態游、康養旅游等需求會逐漸增加,安心、舒心、放心、綠色、生態、健康的旅游產品將備受游客青睞。加快推進丹霞公司A股上市進程,努力推進公航旅丹霞小鎮、丹霞軌道交通、市區—冰溝丹霞景區高等級公路、冰溝丹霞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七彩丹霞景區萬象土林谷燈光秀夜游項目和景區實景演藝項目、河西民俗博覽園高老莊復原工程、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鎮三期、華夏牡丹文化旅游觀光園、七彩鎮風貌改造、康白集鎮周邊旅游開發等12個重點旅游項目的申報、規劃設計、復工籌備等工作。

張掖丹霞大景區圍繞游客的需求,提前進行產品創新、業態調整,積極籌備中國彩虹山游客短視頻大賽、中國張掖七彩丹霞第二屆(國際)熱氣球節、七彩丹霞國際高空跳傘表演賽、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揭碑開園等活動。召開中國·張掖自然保護地管理與生態開發建設國際研討會,舉辦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游作文大賽,文化、旅游、體育融合與創新論壇等多項文旅主題活動,加速文化、旅游、體育等業態融合發展。
景區聯動 打造一流
發揮張掖丹霞品牌影響力,加強與周邊景區的聯動發展。積極挖掘張掖冰川雪山、森林草原、戈壁沙漠、濕地湖泊、綠洲沃土的無窮魅力和資源優勢,優化旅游產品組合,打造觀光、探險、科普相結合的精品旅游路線,開啟游客賞丹霞、游草原、看雪山的奇妙之旅,延展旅游產業綜合鏈條,培育新的增長動力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發揮張掖丹霞龍頭帶動作用,將張掖打造為集休閑觀光、健康養生、戶外運動于一體的國際旅游休閑目的地。袁得平說,下一步,我們將鞏固深化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成果,啟動申報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工作,進一步打響做靚張掖丹霞旅游品牌,力爭把張掖丹霞大景區打造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文/王瑞云 任開明 圖/張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