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高臺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范海瑞 通訊員段海)“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戈壁水鄉金張掖一直有著“塞上江南”的美譽,當地除了種植水稻之外,近年來,“張掖產”螃蟹又開始走俏國內外市場,成為搶手貨。
9月11日,在位于張掖市高臺縣黑泉鎮的劉家深湖螃蟹養殖場,馬健和工人們一大早就忙活著打撈螃蟹。“我們現在每天打撈2000多斤螃蟹,主要銷往上海、北京等地。還有一部分出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馬健告訴記者。
馬健從2018年開始,在高臺縣承包劉家深湖、公家墩水庫等用來養殖螃蟹。“由于這里的水質偏堿性,可以很好地去除螃蟹的腥味,在南方市場很受歡迎,去年一年銷售收入就達300多萬元。”馬健說。
“這里的螃蟹生長環境各方面都比較好,不論是出口到國外還是在上海銷售,顧客反響都特別好。”上海陽澄湖蘇蟹閣董事長田和平說,去年開始和馬健合作,在上海和國外銷售螃蟹。
馬健從螃蟹選苗開始就嚴格把關,投放生長周期相對較短的遼蟹,比南方螃蟹提前大約一個月時間上市,有效錯開螃蟹銷售高峰期。“今年我們的螃蟹總產量能達到4萬斤,其中向國外出口1萬多斤。”馬健說。
近年來,高臺縣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湖庫水面資源,通過加大科技投入、政策扶持等措施,引導群眾發展湖庫大水面無公害河蟹養殖,走產業化養殖、品牌化經營的路子,著力培育漁業經濟新的增長點。目前,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2.7萬畝,其中螃蟹養殖面積就達到1.9萬畝,預計實現年收入近700萬元。
“我打算進一步擴大養殖面積,讓更多的人吃到大西北養殖的螃蟹。”馬健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