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經開區財政局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充分發揮公共財政職能,在健全完善體制上下功夫,在推進財政改革上務實效,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財政體制機制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逐步優化解決財政改革與發展難題,積極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一、全面深化預算管理改革
經開區財政局深入學習貫徹預算法、預算法實施條例以及中央、省市關于深化預算管理改革要求,通過完善工作制度、創新工作思路、細化工作流程,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體制,提升預算管理水平,推動財政預算管理改革提質增效。
(一)預算管理改革向縱深推進
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對支出預算逐筆審核,項目支出與往年脫鉤,根據項目公開評審、預算執行以及績效評價情況,并結合可用財力合理安排預算支出,切實打破基數依賴和支出固化格局。實施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把加強預算項目儲備庫建設作為改進項目預算管理、提高預算編制質量的重要抓手。加強“四本預算”統管,推進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統編、統批、統用。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截至目前,區屬國企利潤上繳金額共計163萬元。加大統籌盤活力度,近三年收回盤活結轉結余資金共計1.84億元。
(二)預算績效管理全面實施
制定經開區預算績效管理暫行辦法,開展部門整體和項目支出全面績效自評,實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雙監控”,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力度,建立績效評價結果的反饋與整改、激勵與問責制度,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的反饋和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安排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
(三)政府債務管理嚴格規范
嚴格專項債券管理,提升項目績效,實現推動項目建設、補齊民生短板和項目收益償還的良性循環。近三年經開區爭取專項債券資金共計4.15億元,其中:2021年經開區社棠北片區供熱管網敷設工程專項債券資金1億元;2022年經開區三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基礎設施項目—保障性租賃住房專項債券資金7500萬元,經開區三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微電子產業孵化園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專項債券資金5000萬元,經開區社棠工業園高新技術孵化園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專項債券資金1.8億元,2023年經開區社棠工業園科技孵化器配套設施提升改造項目1000萬元。重點保障了民生、園區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建設資金需求。嚴格執行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預算管理,積極爭取再融資債券,緩釋財政當期支出壓力。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健全常態化監測機制,強化債券項目績效管理和舉借單位還債責任,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四)信息化支撐作用著力發揮
按照財政部、省財政廳預算管理一體化規范要求,堅持以系統化思維和信息化手段推進預算管理工作,規范預算管理流程,在預算管理一體化信息系統中實現資金從預算安排源頭到使用末端全過程流向明確、來源清晰、賬目可查的整個閉環管理模式。同時,以信息化推進預算管理現代化,規范各級預算管理流程,統一數據存儲,推進數據共享,提高預算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水平,動態反應各級預算安排和執行情況。
二、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管理
按照黨工委、管委會的安排部署,經開區財政局履行國有企業出資人職責,加強全區國資國企規范管理,持續深化區屬企業改革,探索國有企業監管新方式,通過出臺管理制度,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優化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機制,切實加強區屬國有企業監管工作。
(一)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建設
制定《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屬國有企業管理辦法(試行)》,辦法共二十三章一百零八條,分別就出資人職能職責、企業國有資產管理、財務管理以及重大事項的審批、核準與備案等方面健全完善了國有企業管理制度,進一步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加快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和壯大國有經濟,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引導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加強組織頂層設計,區屬國有企業設立黨組織、董事會、監事和經理層。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規范企業內部決策和運行機制,加強資產整合和戰略性重組,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做強做優做大區屬國有企業。
(三)進一步強化經營業績考核
結合工作實際情況,核定區屬各國有企業考核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經營業績考核細則,督促企業制定完善中層人員及下屬企業經營業績考核細則,實行經營業績考核與企業工資總額掛鉤的考核管理。督促企業開展年度財務審計,進一步加強對區屬國有企業的監督管理,履行好國有企業出資人的職責,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四)進一步強化黨的全面領導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安排部署,全面完成“黨建入章”的要求,配合相關部門指導區屬國有企業創建各具特色的黨建品牌,積極配合各項巡視巡察和專項審計工作,嚴格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大力推進企業廉潔文化建設,營造風清氣正、廉潔從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