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幸福民生 提升城市溫度
——訪天水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剡海明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就民政部門如何精準發力、推進創城向縱深發展,近日,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剡海明接受了記者采訪。
剡海明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莊嚴承諾,是一項惠及廣大群眾的民心工程。自啟動以來,市民政部門在扎實做好責任區域日常市容環境整治、推進落實“門前四包”責任制等共性任務的基礎上,緊盯推進志愿服務事業發展、加強未成年人關愛保護、構建養老服務體系等重點任務,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民生溫度”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為早日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履職盡責、增光添彩。
一是持續推進志愿服務事業健康發展。通過開展“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等評選活動,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普及志愿服務理念,培育志愿服務文化,引導全社會關注和支持志愿服務。目前,全市累計注冊志愿隊伍6237個,登記志愿者31.5萬人。堅持把志愿服務與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相結合,引導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疫情防控、公益性社會服務、扶危濟困、防范網絡電信詐騙等方面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累計實施志愿服務項目1.25萬個,志愿服務時長達6.17萬小時。
二是持續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和困境兒童關愛。健全完善市、縣、鄉、村四級未成年人保護組織體系,創新完善工作推進機制,持續提升兒童福利保障水平,全市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標準提高8%,福利機構集中養育的由每人每月1360元提高到1470元,社會散居的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1080元。
三是持續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行“互聯網+智慧養老”模式,建成全市智慧養老大數據管理服務信息平臺,開通養老服務專線,整合家庭、社區、養老機構、醫療機構和養老服務企業資源,加盟服務企業182家,設立服務網點298個,累計為老年人提供“線上線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55.67萬余人次。新建17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就地就近為老年人提供助醫、助餐、心理關愛等養老服務。積極推進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新建醫養結合養老機構10家,開通老年人綠色就醫通道醫療機構15家,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同時,我們還積極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婚姻和殯葬領域移風易俗、非法社會組織專項整治等工作,全力推進創城工作任務落實見效。
剡海明告訴記者,下一步,民政部門將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與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和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創城工作新部署、新要求,認真對照測評標準,緊盯責任清單,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著重將持續做好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的關愛幫扶,及時救助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積極引導社會組織、慈善組織、志愿者隊伍等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以增進民生福祉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