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白銀訊(記者李保榮)白銀市把發展循環經濟提升到立市之本、興市之基、強市之源的戰略高度,以發展循環經濟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充分發揮資源能源的基礎性作用,努力延伸產業鏈,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從企業、園區和社會分層推進,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優勢突出、集約發展的資源型城市發展循環經濟的新路子。
白銀市是我省循環經濟發展示范城市。近年來,按照生態化、循環化、特色化、集群化的要求,市上制定了《白銀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了“123”行動計劃,規劃重點項目265項,投資規模達1377億元;有21個重大項目進入國家規劃層面,投資規模達770億元,占國務院批復甘肅循環經濟總體規劃投資規模的36%。以白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龍頭,構建了總規劃面積300多平方公里的“一區六園”循環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引進企業300多家,完成投資140多億元,建成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資源能耗低的循環經濟項目。市上積極推進產業鏈向上游研發制造、中游集約發展、下游服務營銷延伸,篩選上報循環經濟項目92項,投資規模68.3億元;實施循環經濟重點項目58項,完成投資23.7億元,逐步形成了有色金屬、稀土新材料、精細化工、陶瓷建材、裝備制造、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產業鏈條。2011年世界首座超導變電站在白銀高新區建成,被列入中國十項重大科技工程。白銀市被評為2011年中國最具成長力創新型城市。目前,白銀市建成國家級生產力促進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17個,博士和碩士工作站4個,各類技術研究開發和推廣機構506個,打造了一批引領產業發展的創新型企業,開發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實現了技術創新鏈和產業鏈的“雙向融合”。
據統計,近年來,全市累計堆存各種剝離礦石、廢料4.2億噸,含有可回收金屬元素18種,堆存粉煤灰爐渣及煤矸石6000多萬噸,使之成為發展循環經濟的潛在寶藏。通過一系列循環經濟項目的實施,年消化利用工業廢渣200多萬噸,新增產值28億元,減排二氧化硫2萬噸,淘汰落后產能78.8萬噸,實現了資源開發市場化、資源應用產業化、資源效益最大化、資源利用持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