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漳縣訊陽春三月,漳河兩岸處處生機。近日,筆者來到漳縣武陽鎮柯寨村,田間地頭,鄉親們打耱保墑,整地覆膜,忙個不停;一座座韭菜塑料大棚似白帆點點,在春日艷陽的映照下熠熠發光。正在割韭菜的村民張三娃告訴筆者,他家種一畝韭菜,全家4口戶均純收入6000元。如今不但蓋了新瓦房,還買來三輪車搞運輸。
漳縣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勞務、蠶豆、草畜、果菜四大特色產業,為增加農民收入開辟了廣闊的天地。去年,全縣農民從四大特色產業中人均獲得收入1303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0%。
在勞務產業中,漳縣堅持輸轉與培訓并舉,著力打造“輕紡、家政、保安”等勞務品牌,全年共培訓勞動力1.46萬人次,輸出3.8萬人次,勞務收入達到7652萬元,其中組織赴新疆拾花工9920人,創收1380多萬元。目前,漳縣作為“中國蠶豆之鄉”,品牌優勢進一步提升;草畜產業以封山禁牧為契機,堅持以草興牧、草畜并舉,大力發展舍飼養殖,年產值突破1億元;全縣果菜面積2.58萬畝,果菜總產值達225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