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層黨建 保障精準扶貧
——全省精準扶貧現場觀摩啟示之隴西篇
甘肅日報記者陳泳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在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隴西縣把建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各項任務緊密結合起來,通過一系列舉措,突出黨組織的引領發動、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和幫扶單位的合力推動作用,形成了抓好黨建促扶貧、抓好扶貧促黨建的良好局面。
11月9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省委副書記歐陽堅率團在隴西觀摩了基層黨組織保障精準扶貧工作。王三運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干部群眾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打下堅實基礎。
選優配強抓隊伍
11月9日,入冬后的第二天,隴西縣干旱的北川地區寒氣襲人。雖是農閑時節,然而云田鎮安家咀村的村民們在黨員干部的帶領下,仍在一座座蔬菜日光溫室里忙乎著,除草施藥、維修棚膜、拉沙鋪路……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驅散了沿著河川而來的陣陣寒意。
安家咀村位于隴西縣北部,雖然鐵路、高速公路、省道都在這里經過,但由于常年干旱缺水、缺少產業支撐和缺乏能人帶動,一直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引洮工程啟動后,隴西北川一帶被劃入通水區。看到這一契機,隴西縣委便計劃在這一帶先期建設一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等通水后再大面積推廣。
云田鎮黨委書記郭元紅說,要打消群眾顧慮,在這片“十年九旱”的地方發展產業并不簡單,一定得有一個“領頭羊”出來帶這個頭。為此,2012年,鎮黨委將具有一定政治素養、群眾基礎好、致富愿望強的退伍軍人王金龍選配為安家咀村黨支部書記。一上任,王金龍便率先出資10萬元,動員了10戶黨員和30戶貧困戶,組建成立了金龍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建成了該村第一個蔬菜產業生產基地。為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村黨支部先后引進了以馬鈴薯原原種培育種植為主業的裕新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和工廠化生產食用菌的祥瑞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并分別建立專業合作社,為提高產業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搭建了有效平臺。
近年來,隴西縣著力夯實推進精準扶貧的組織體系,重點整合扶貧工作機構,選派235名優秀干部到貧困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書記和副書記,選拔356名致富能人進入村“兩委”班子,強化了基層隊伍。
支部建在產業鏈
為切實提高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的能力,按照合作社建在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的思路,隴西縣委于2013年將安家咀村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并根據產業發展需求,組建成立了金龍蔬菜、祥瑞食用菌、裕新現代農業等3個合作社黨支部。
“這樣一來,產業基地、合作組織、致富能人都緊緊凝聚到了村黨組織周圍,實現了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與推進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王金龍介紹說。
黨員做給群眾看,支部引領大家干。根據各支部的實際情況,在繼金龍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推行的“黨員能人組團帶動型”模式之后,裕新現代農業與祥瑞食用菌兩個合作社黨支部也探索推行了“黨員責任區幫帶型”、“黨員先行承包帶動型”模式。
通過村黨組織發揮在產業發展中的規劃、決策和組織實施作用,黨員充分發揮在產業發展中的帶頭示范、引領幫助作用,該村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較大幅度提升,去年達到5300多元,貧困面由2011年44.1%縮小到22.7%。在這3個合作社從事生產經營的貧困戶年收益最高的達到了4萬元。
今年,隴西縣進一步深化“協會、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致富能人聚在產業鏈,產、銷農民富在產業鏈”的“三鏈”建設,先后組建各類產業黨支部143個,構建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產業基地、龍頭企業、合作組織等為支撐的“一核多元”基層組織體系。
非公黨建促幫聯
隴西縣還引導154個機關黨組織與191個村黨組織結成幫扶對子開展結對共建,動員40多家企業和680多名社會人士參與精準扶貧工作。
在隴西縣,清吉洋芋集團公司是一家集馬鈴薯精深加工、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董事長何清吉是全省有名的“洋芋大王”。何清吉不是黨員,但他深知黨組織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2003年,該公司申請建立了定西市第一個非公企業黨支部。
11月10日上午,在清吉洋芋集團公司的新廠區里,一條條馬鈴薯加工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職工們干勁十足地工作著。在一間掛有公司黨組織機構示意圖、發展黨員工作流程圖的辦公室里,何清吉談起了建立公司黨支部的緣由,“在公司成立之初,我就發現黨員職工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往往具備很強的紀律性和責任心,工作很能出成績。因此,我們在參考了一些優秀非公企業黨組織的經驗后,決定走黨建與企業發展相融合的路子。”
目前,該公司黨委下轄4個黨支部、有黨員87名。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公司黨委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將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到生產一線、重大項目、管理體系的各個環節,而集團公司又積極為黨組織活動提供經費、陣地、時間等各種保障,使董事局與公司黨委形成了目標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的良性互促格局。
在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工作中,公司建立了“黨委抓總、支部聯村、黨員聯戶”的扶貧機制,87名黨員與全縣8個鄉鎮46個貧困村的892戶貧困戶開展結對幫扶,通過吸納貧困人員就業、與農民合作社簽訂購銷協議、鼓勵貧困戶入股企業分紅等舉措,扶持發展產業,幫助脫貧致富。
在談話間,記者看到何清吉隨身帶著一張“幫扶聯系卡”,上面有隴西縣德興鄉陽山村和齊家營村22戶貧困戶的姓名和電話。“這是公司黨委給我確定的聯系戶,時不時要打電話問一問他們的情況。”何清吉介紹說,“我們參與的扶貧工作,由公司黨委統一決策,這樣既不影響生產經營,又能把結對幫扶落到實處。”
通過強化黨組織引領、發揮黨員幫扶帶動、實施“金融貸款+公司+貧困戶”幫扶模式,目前,該公司聯系的892戶貧困戶中,今年可脫貧530戶,剩余的明年將全部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