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蘇榮在全省科學技術大會上為“甘肅省科技功臣”施雅風頒獎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蘇榮在全省科學技術大會上為“甘肅省科技功臣”李維謙頒獎
全省科學技術大會隆重開幕蘇榮陸浩作重要講話蘇榮向甘肅省科技功臣頒獎本報蘭州4月11日訊(記者李峰)飛雪迎春到,一場悄然而至的瑞雪仿佛在宣告我省自主創新的春天的到來。今天上午,全省科學技術大會在蘭州隆重開幕。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蘇榮作了重要講話。他強調,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動員全社會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之路,下大力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實現我省經濟社會又快又好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浩講話。省上領導仲兆隆、韓忠信、陳學亨、徐守盛、陳寶生、蔣文蘭、勵小捷、劉巨魁、楊作林、楊志明、李膺、陳劍虹、邵克文出席大會。
蘭州軍區副司令員鄭守增、蘭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茍新華出席大會。
科技部副部長馬頌德也專程來蘭出席大會。
上午9時,省委副書記陳學亨宣布大會開始。全體起立,高奏國歌。副省長李膺宣讀了表彰決定。
蘇榮向新獲得“甘肅省科技功臣”稱號的中科院資深院士施雅風、天水星火機床公司董事長兼總工程師李維謙頒發獎勵證書和獎金。隨后,蘇榮、陸浩等領導分別向獲得2004及2005年度甘肅省科技進步獎的代表頒發獎勵證書。
本次科技大會是省委、省政府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也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省召開的首次科技大會。大會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全國科技大會精神,部署實施《甘肅省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 —2020 )》,動員全社會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之路。
蘇榮指出,黨中央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來,作出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與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在聯系,精辟闡述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全面部署了未來十五年我國科學和技術發展的大政方針和戰略重點。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以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大會精神為契機,下大力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實現我省經濟社會又快又好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蘇榮強調,要堅定信心,勇敢迎接自主創新的挑戰。創新歷來不易,自主創新更是一項艱苦卓絕的工作。形勢和省情決定,在推進自主創新上,首要的是要提高思想認識,解決好信心問題。必須深刻認識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現實緊迫性。我省資源型的產業結構是我省經濟缺乏競爭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低的主要癥結所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需要依靠科學技術的支撐,提高產業發展層次,推動經濟增長從資源依賴型轉向創新驅動型。必須全面看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基礎條件。只要我們深化改革、激活資源、整合力量、發揮優勢,在推進自主創新方面,我們省完全能夠有所作為。
必須牢牢把握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難得機遇。只要我們眼光敏銳,行動迅速,工作扎實,措施到位,用足用好國家政策,我省的科技創新能力必將會躍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必須充分利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外部環境。要全面理解和把握自主創新的科學內涵,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上。只要我們把科技發展同項目建設結合起來,在引進和利用新技術的同時,用心關注和研究各種新發明和創造,就一定能夠激發自主創新的熱情,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
蘇榮強調,面對全球范圍內洶涌澎湃的科技革命浪潮和全國范圍內競相發展的態勢,我們必須搶抓機遇,奮起直追。到2020年,要使我省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在重點領域取得一批在國內具有重大影響的科技成果;綜合科技水平顯著提高,科技資源更加優化,建成比較完善的科技體系;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0%以上,基本實現經濟增長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的轉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必須按照中央確定的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持選準方向、握緊拳頭、重點突破、支撐發展的總體思路,努力走出一條符合省情的自主創新路子。
蘇榮強調,要緊緊圍繞特色優勢產業的培育,推進自主創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把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放在優先位置,把解決產業成長中的技術問題放在中心位置,把支持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技術放在突出位置,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放在戰略位置,努力使我省的特色產業的技術水平進入國內先進行列,個別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要把推進自主創新的著力點放在完善體制機制上。要通過政策引導和激勵,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應用型科研機構向企業轉制的改革,促進產學研的緊密結合。要改進財政資金的投入方式,重點科技計劃和科技攻關項目要向企業開放,逐步建立由企業牽頭實施重大科技項目的機制。要加強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搭建科研信息平臺,并向社會和企業開放,同時要培育和健全科技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潛力無窮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使政府的主導作用、市場的基礎作用、企業的主體作用、科研機構的骨干作用、高等院校的生力軍作用都能得以充分發揮,真正形成自主創新的合力。要促進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的共享和相互轉移,加強軍民結合的統籌和協調,積極促進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轉化。要培養和造就一支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科技創新,關鍵在人才。人才問題仍然是制約我省科技創新的瓶頸。我們要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從用好現有人才入手,建立健全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人才選拔任用、合理流動和分配激勵制度,努力創造一個拴心留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環境,使我省人才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蘇榮最后強調,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對我們這樣一個欠發達省份來說,面臨的任務尤為繁重而艱巨。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深刻認識推進自主創新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這項工作緊緊抓在手上,真正抓緊抓好,抓出成效。要加強領導,大力營造有利于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要加強對重大科技問題的研究,牢牢掌握領導科技工作的主動權。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帶頭學科學,用科學,深入研究科學技術發展大勢和我省科技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要加強協調配合,努力形成全民創新的局面。要不斷完善和落實各項配套政策,千方百計增加投入。要培育創新精神,大力發揚革故鼎新的優良文化傳統,增強全社會的自強自尊精神,增強不懈奮斗、勇于攀登高峰的信心和勇氣,營造創新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