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新農村 電力責任重
本報蘭州6月29日訊(記者陳華)未來2年,甘肅所有尚未通電的農村居民,將徹底與油燈告別。祖祖輩輩生活在偏僻山野的農民將迎來新的“光明時代”。
這是在今天召開的全省“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工作會議”上,甘肅省電力公司的鄭重承諾。而要兌現這個承諾,電力部門將會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為實現“戶戶通電”目標,電力部門已制訂出細致規劃和一整套實施方案。省電力公司總經理肖創英表示,不論困難有多大,戶戶通電的目標一定要實現。他要求電力部門職工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攻堅克難,踐行供電承諾,為新農村建設貢獻光熱。
長期以來,我省農村地區電網薄弱,農民用電價高質次。近年來,電力部門大力實施農電網改造,農村用電形勢大為改觀。據悉,1998年至2005年,全省農電網改造投資達到112億元,超過了建國50年農電網投資的總和。兩次大規模的農電網改造,使得農電網結構大為改善;農村供電質量提高,電壓合格率由以前的80%提高到96.94%,供電可靠率由過去的90%提高到99.41%;農民用電負擔明顯減輕,平均電價由過去的每千瓦時0.8元下降到目前的0.49元。自2003年以來,全省累計減輕農民負擔10多元。
由于受自然環境和條件的影響,目前全省仍有12.4萬戶、52.3萬人沒有用上電。這些農村群眾大多居住在偏遠的山村和草原,布局電網十分困難。電力公司人士表示,對于那些無法拉電的偏遠農村,將通過風力、太陽能等手段解決農民用電問題。記者了解到,解決這12萬戶農民用電問題,需要12.7億元的資金投入。盡管經濟上不合算,但電力公司負責人表示,將不計成本為建設新農村貢獻力量。今年,電力公司的目標是使2000萬農電服務人口享受電力普遍服務,并使全省行政村通電率達到99%以上。
據悉,在“十一五”期間,包括農電網在內的電網建設投資將超過300億元,是“十五”時期的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