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故土永久安家甘肅
|
揭幕中華故土地圖 |
本報記者 陳永君 為您報道昨日,甘肅省博物館前花團錦簇,彩旗飄揚,《中華故土地圖》展示揭幕暨隴臺故土交換儀式在此隆重舉行。蘊涵團結合力精神的第二塊《中華故土地圖》將在甘肅永久安放。在儀式上,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的同胞向甘肅省贈送了臺灣南部土和日月潭土,甘肅省委書記、省長陸浩向臺灣同胞回贈了盛有黃河故土的故土鼎。同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昨日在省博物館掛牌,《中華故土地圖》將向社會開放。
國家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副主任楚莊等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儀式。參加儀式的甘肅省領導有省委書記、省長陸浩,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勵小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甘肅“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主任杜穎,副省長李膺及省政協副主席陳劍虹。臺灣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臺灣人民推動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臺灣兩岸和平發展研究會會長郭俊次及夫人郭鄭妹,臺灣南投縣文化局局長陳振盛等臺灣同胞參加儀式;出席儀式的還有張治中將軍的女兒、全美“為了一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張素久等海外僑胞。
聚沙成塔 匯土成地
象征團結合力的中華精神
《中華故土地圖》是“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的文化標志物,首塊于2003年落戶北京世紀壇。今年,是《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5周年。在揭幕儀式現場,記者看到,《中華故土地圖》呈橢圓形,八條龍圖騰勾畫在框邊,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鑲嵌著四色寶石,中間是匯集各地原土壤制作而成的地圖。整塊地圖蔚為壯觀,“聚沙成塔,匯土成地”——團結合力的中華文化精神躍然而出。
隴臺隆重交換“故土”
體現兩岸一脈故土情深
在儀式上,郭俊次介紹說,為了參加儀式,他曾專門到臺南祭拜祖陵后在祖庭取土。在儀式之前,陳振盛率領由臺灣布農族、邵族、阿美族、泰雅族四個原住民族組成的代表團將土送到了甘肅。對于甘肅回贈的故土鼎,臺灣同胞將帶回臺南和日月潭地區安放。
陳振盛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臺灣同胞非常敬重大地,以“故土”命名《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把土匯聚在一起形成厚重的大地,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團結合力精神;故土同時代表親情和鄉情,代表著不忘記親人和故鄉。推廣《中華故土地圖》活動,“兩岸一脈 故土情深”是我們共同的心聲。
陸浩:來甘肅多走走看看
參觀完《中華故土地圖》之后,陸浩、勵小捷等省上領導與國家“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副主任楚莊等領導進行了簡短座談。陸浩說,國家正在實施西部大開發,相信在國家的支持下,在臺灣同胞、海外僑胞的支持下,甘肅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最后,陸浩向同胞們發出誠摯邀請:希望你們能多停留幾天,多走一走,多看一看,為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
相關新聞
兩岸同胞金城共高歌
昨日,省博物館前的廣場上,蘭州市民和臺灣同胞同歡樂,共高歌。大家一起唱《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兩岸同胞雙手緊緊拉在一起親密無間,圍成一個象征團圓的圈兒。臺灣送土團帶來的一曲臺灣民歌《送你一把泥土》,來自臺灣日月潭的幾位同胞贊嘆祖國河山的壯美,不停地夸贊蘭州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