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新成績迎接十七大 促進和諧民生為重
關心、重視并解決好民生問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著力點。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這一著力點的位置越來越突出。回顧過去,省委、省政府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解決民生問題已經成為我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
就業是民生之本。省委、省政府把擴大就業和促進再就業作為發展經濟、促進社會和諧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來抓,堅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相結合的方針,進一步強化了政府在促進就業中的責任,不斷拓寬了就業渠道,就業形勢逐步好轉。尤其面對零就業家庭這個特殊的群體,省委、省政府提出在短時間內消除零就業家庭的目標。截至目前,全省大部分城鎮零就業家庭已經就業。
教育是民生之基。雖然我省經濟欠發達,但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教育擺到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各級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在許多地方學校成了“最美的建筑”。為了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學、上好學,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發展和教育公平,確保每個經濟困難家庭的子女都有學上,確保貧困大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全省落實了“兩免一補”政策,健全了獎學金、助學金制度,實施了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尤為突出的是,“兩基”攻堅,成果卓著,今年年內“兩基”目標也將基本實現。
醫療是民生之需。我省深化了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逐漸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在農村,農村醫療衛生機構條件得到改善,醫護隊伍建設得到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所有農村人口,全省農村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在城鎮,省委、省政府對城鎮特困人群的醫療保障問題,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去年,全省啟動了覆蓋城市低保人員的醫療保險;今年,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擴大到城鎮居民。建立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成為我省醫療保障制度建設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省委、省政府傾情民生,辦了一系列人民群眾滿意的實事好事,群眾得到了較多的實惠。增加鄉鎮公用事業經費,讓財政陽光溫暖基層;農村低保制度的建立,讓農村生活困難群眾有了生活的保障;自來水引到農家院,極度干旱地區人畜飲水困難逐步得到解決。
盡管我省在解決民生問題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我們底子薄、基礎差、欠賬多,任務仍然十分艱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黨委、政府要把解決困難群眾的生計問題作為決策思維的起點,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工作的重點,把任務具體化、細節化、責任化,要針對不同的問題,采取不同的解決辦法,找到不同的解決渠道。
群眾利益無小事。全省各級黨政部門應當處理好“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的辯證關系,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發展所帶來的成果,在發展的征途上走出一條和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