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務實 提振信心 鼓舞干勁
甘肅代表團開始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本報北京3月5日電(記者張倩)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甘肅代表團,今天下午開始審議溫家寶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們踴躍發言,暢談感受,會場氣氛熱烈。
代表們一致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求真務實、銳意進取、提振信心,通篇貫穿了科學發展觀和人本理念,總結成績客觀全面,分析問題實事求是,部署工作目標明確、措施得力,充分反映了時代要求和人民意愿,對指導我國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義。
侯長安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感受是,成績舉世矚目,施政科學民主,民生持續改善,改革不斷深化。他建議,國家要繼續加大對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扶持力度,在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改善民生、重大工業項目等方面予以政策、項目、資金傾斜。要高度關注西部地區人才流失問題,逐步建立西部人才保障體制機制,建議中央研究設立支持西部人才建設的各類基金。
洛桑靈智多杰代表說,農村義務教育和西部環境保護是我國最大的內需之一,是最具潛力的增長點,同時也是關系社會穩定、地區穩定的大事。建議國家要切實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盡快達到教育支出占GDP4%的目標;積極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解決好教育不公平的問題;大力加強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切實解決貧困邊遠地區骨干教師流失嚴重的問題。
周多明代表建議,中央要加大對甘肅地震災區災后恢復重建支持力度,在下達各類重建補助資金時,可否不硬性要求地方按比例配套。在推行增值稅轉型改革時,要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陳建華代表建議,應采取多種措施,積極發展旅游產業,建議恢復“五一”長假,刺激旅游消費,拉動內需。在實施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區游牧民定居工程中,建議國家提高對牧民建房的補助標準。
陸浩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說
應對挑戰成效卓著迎難克艱信心百倍
本報北京3月5日電(記者張倩)今天下午,全國人大代表、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在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報告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是運用科學發展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典范,通篇貫穿著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的精神,順應了改革發展的客觀要求,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愿望,是一個增強信心、鼓舞勇氣、凝聚人心、充滿希望的好報告。
陸浩說,2008年是我國發展歷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各種自然災害,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大勝利,充分顯示了中央領導集體卓越的領導能力和領導藝術,也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一年的實踐中,我們感受最深的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成功駕馭復雜局面,經受了各種嚴峻的考驗,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增強了全國人民的信心。二是有效實施宏觀調控,把增加投資和拉動消費、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克服當前困難和促進長遠發展結合起來,把促進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擴大投資需求和擴大消費需求雙拳出擊,增加投入和提振信心雙管齊下,各項政策組合配套,宏觀政策和具體措施緊密銜接,保持了經濟的平穩運行。三是著力加強薄弱環節,始終不渝地強化“三農”工作,下大力氣保障和改善民生,抓住機遇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加大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力度,促進了產業升級換代,提升了競爭力。四是重視推進體制創新,大刀闊斧地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陸浩說,去年,我們能夠戰勝各種風險和挑戰,經受住種種困難和考驗,關鍵是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只要我們堅持走科學發展的路子,就一定能夠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陸浩說,過去的一年,我省同全國一樣,也是發展歷程中很不尋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接踵而來的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以及國際金融危機前所未有的沖擊,我們肩負著在應對各種重大挑戰的同時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又好又快發展的雙重任務。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們迎難而上,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取得了抗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5·12”特大地震災害、處置“3·14”甘南不穩定事件和“11·17”群體性事件等一次又一次斗爭的重大勝利,成功應對和把握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給我省發展帶來的挑戰與機遇。項目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產業結構繼續優化,農村經濟發展加快,民生工程加速推進,災后重建順利展開。
陸浩說,學習了總理的報告,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目前這樣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來之不易,要把這個好勢頭保持下去更不容易。我們一定要抓住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著力破解發展難題,奮力渡過難關,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陸浩說,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是應對國際國內環境重大挑戰、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一年。我們要按照總理報告提出的目標要求和戰略部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堅持“四抓三支撐”的總體思路,以保增長、擴內需、強基礎、調結構、抓民生、促和諧為主線,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培育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著力推進社會發展和民生工程,努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