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人緣何“雞飛蛋打”
——蘭州隆利成商貿公司坑害消費者事件調查
從去年年初開始,蘭州隆利成商貿公司的銷售人員在蘭州市的一些住宅小區推銷雞蛋,他們以免費贈送、低于市場價等一系列優惠活動,吸引了大批消費者訂購“蛋卡”。可是等居民們花錢辦理“蛋卡”后,隆利成商貿公司卻玩起“失蹤”的把戲,令數千消費者持“卡”卻無“蛋”可購。目前,公安機關已經介入,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優惠蛋卡” 喜從天降
2008年7月,西固區二十六街區的一間鐵皮房被蘭州隆利成商貿公司養殖場的銷售人員租用,作為“售蛋亭”,銷售他們養殖場生產的雞蛋。他們聲稱,消費者花170元辦一張“蛋卡”,一年期內每月可從售蛋亭領取3斤雞蛋。附近的居民細細一算,比當時市場價便宜,便紛紛辦理了“蛋卡”。
同樣的事情也出現在蘭州市的其他住宅小區。2008年9月,在城關區環衛局家屬院來了幾個推銷雞蛋的人。他們自稱是蘭州隆利成商貿有限公司養殖場工作人員,為居民提供優質、價格便宜的雞蛋。100元錢可以購買36斤雞蛋,長期供貨,送貨上門。并聲稱,他們公司養殖場的雞吃的是天然飼料,產出的雞蛋可以和農家土雞蛋媲美,為了開拓市場,前期雞蛋都是免費贈送。
居民們一聽覺得挺劃算的。“比市場價還便宜,”住戶張先生說,“家屬院30多戶住戶幾乎家家都訂購了一份,有的居民還給自己的親戚訂了幾份。”
雞蛋比市場上的便宜,很多人有些心動。家住鐵路新村東街719號的王喜梅,找到位于龔家灣尹家咀174號的蘭州隆利成商貿公司,表示可以幫助該公司在小區內發展客戶。該公司對其行為大力支持,表示按照每戶10%的比例為她提成。此后,王喜梅便開始為小區住戶訂蛋。很快住在王喜梅家附近3個小區近400戶居民都爭相辦理了這種“蛋卡”,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居民們也都在每月28日前后到王喜梅處憑卡領取雞蛋。
“蛋卡”失效 公司蒸發
然而,2008年10月,情況發生了變化。西固區二十六街區的售蛋亭忽然關門了。居民們拿著“蛋卡”領不到雞蛋。而鐵路新村的居民們漸漸發現,每次領取雞蛋時,王喜梅也總是以“因養殖場雞舍改造暫時無法供應雞蛋或物價上漲雞蛋供應存在困難”等各種理由推托。
春節后,當居民再次領取雞蛋時才得知“蛋卡”上標明的蘭州隆利成商貿有限公司已人去樓空。近400戶居民才明白自己被騙了,都來追問王喜梅。而王喜梅卻認為自己也是受害者。原來和大多數購買“蛋卡”的用戶一樣,作為一級代理商的王喜梅也是先付錢后領蛋。為了賺取每張“蛋卡”10%的提成,王喜梅還從銀行中取出現金大量購買雞蛋和“蛋卡”出售。可是幾個月后,不僅公司承諾的提成沒有兌現,還越套越牢。王喜梅積攢了一輩子的12萬元血本無歸,還欠下400戶居民近4萬元。
發現隆利成公司突然失蹤后,2008年10月10日,王喜梅向蘭州市公安局報案。同時報案的還有一位超市經理、二熱附近某公司經理,以及像王喜梅一樣的代理商侯、李兩位女士。
利益驅動 陷阱難防
據工商部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去年以來,由于雞蛋價格上漲,一些不法人員看中這個時機,臨時租賃一個場地,掛個養殖場的名字,進行“放長線,釣大魚”的詐騙行為。隆利成公司的行為很可能就是這種形式的詐騙。
據介紹,推銷人員給消費者免費贈送或領取的所謂新鮮土雞蛋都是他們從菜市場購買的,只要跑幾個菜市場就能湊夠一車比較新鮮的雞蛋,然后再拉到住宅小區門口免費贈送或以低價銷售。市民一看雞蛋“貨真價實”,很多人都會動心,口口相傳,不怕賣不出去需要預付一年現金的“蛋卡”。
在優惠“蛋卡”的背后藏著怎樣的利潤呢?西固區二十六街區的一位住戶算過這樣一筆賬:去年7月份,隆利成商貿公司開始辦理優惠“蛋卡”時,辦理人數有49人,每張170元,該公司就有8330元的進賬,在每名持卡人每月限購5斤,49人需購買245斤的情況下,推銷人員即使每斤賠一元,成本也就1176元,與進賬相比,利潤高達7154元,而隨著辦卡人數的增多,利潤就會相應增長。
除此之外,隆利成商貿公司的優惠“蛋卡”有一個特點,就是先以小利誘惑消費者辦卡,在先交納足額現金的情況下再讓消費者慢慢“消化”。等年卡辦到一定數量,他們就卷錢走人。賠小錢,賺大錢,這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