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我省黨政代表團赴寧夏考察紀實
本報記者 徐愛龍
6月26日至28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率領我省黨政代表團赴寧夏回族自治區學習考察。
兩天時間里,代表團先后深入中衛、銀川、石嘴山等市,就寧夏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資源轉化和城市建設步伐等問題進行了廣泛考察。大家一致認為,這次考察雖然時間很短,但收獲很大,必將對加快我省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省委副書記劉偉平,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姜信治,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洛桑靈智多杰等參加了考察。思路一變,沙里可淘金
楊柳吐翠,湖城漾波,六月的“塞上江南”生機盎然。
行走在中衛市,吸引代表團成員的不僅有碧波蕩漾的湖水、郁郁蔥蔥的蘆葦、綠陰匝地的樹木、爭奇斗艷的鮮花,還有騰格里的漫漫黃沙。
雖然沙和水塑造了一個獨具特色的中衛市,使之兼具了大漠風光和江南秀色兩種景致,但不得不面對無奈的現實:農業人口占全市絕大多數,耕地面積卻少得可憐!耙氚l展,只能向一望無際的騰格里沙漠邁進,向沙漠要效益。”中衛人在正確認識市情的基礎上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去年以來,中衛市開始在騰格里沙漠南部邊緣建設溫棚,打造沙漠農業科技示范園區。
汽車在沙漠公路上緩緩穿行,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日光溫棚和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據了解,這個園區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面積1.6萬畝,主要建設沙漠日光溫室7100座,園區建成后,可使中衛市西北部的騰格里沙漠得到有效治理。
以前,沙漠距離市區不到2公里,現在,黃沙被逼退了16公里。在“綠進黃退”、“人逼沙退”的同時,各類經濟作物也迅速地向沙漠腹地挺進!耙驗樯衬疂穸刃,病蟲害少,這里種植的蔬菜不用打農藥,是真正的有機產品,可以全部進入農產品高端市場。”
看著眼前的景象,聽著介紹,代表團成員紛紛議論起來:“沒想到,這樣一個示范園區竟能兼具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于一體,這是一個大膽的創造!
陸浩說:“中衛市發展沙漠日光溫室種植蔬菜取得成功,不僅很好地解決了沙化問題,同時也探索出了一條發展沙漠設施農業的路子!
曾因治沙而聞名全國的中衛市沙坡頭村,充分利用沙漠資源,在新農村建設中再一次激情超越,受到了世人的關注。
高起點規劃、多功能銜接、高標準建設,沙坡頭村建設從一開始就表現得不同凡響。同時,他們依托鄰近沙坡頭旅游景點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沙漠旅游產業。如今,沙坡頭村已成為一個集居住、旅游、休閑、觀光、娛樂于一體的“塞上農民新居”特色示范點。當地負責同志介紹說:“全村年實現旅游收入350萬元,增加就業崗位100多個,農民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陸浩深有感觸地說:“沙坡頭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他們將新農村建設與發展大旅游結合起來,很好地解決了農民收入問題,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有大氣魄方能成就大手筆“寧夏地域面積小,經濟總量小,但發展的氣魄不能小,對國家的貢獻不能小!边@是寧夏人的雄心壯志。
這種氣魄的體現是:依托煤炭、電力、煤化工、新材料等優勢產業,規劃建設了區域性大型工業基地——寧東能源化工基地。
寧夏是我國13個億噸級煤炭生產基地之一。立足資源優勢,寧夏把加快資源轉化作為工業強區戰略的重頭戲,著力打造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這個被稱為寧夏“一號工程”,到2020年的總投資將達到3000億元,全部項目建成后,將形成一整套化工產品產業鏈,年產中間產品甲醇167萬噸,最終產品聚丙烯50萬噸,將新增工業增加值近1000億元,帶動全區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600億元,新增地方財政收入200億元,可帶動寧夏及周邊省區100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26日下午,代表團成員走進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神華寧煤集團,認真地參觀了基地建設情況,了解了項目和市場前景,并和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我們的目標是建成全國一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西電東送’的重要基地。”當地負責同志介紹說。
一位來自慶陽的代表高興地說:“我們隴東和寧夏毗鄰,都是煤炭、天然氣資源富集區,又都在著力打造能源和煤電化基地,這使我們的交流合作又多了一個平臺!
陸浩說:“我省的隴東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立足這一資源優勢,我們提出建設隴東煤電化基地。寧夏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樣板和經驗,也進一步堅定了我們打造能源大省的決心和信心。我們希望和寧夏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合作交流中實現共同發展!
一場深刻的革命
山川變綠了,鮮花盛開了,滿眼風光,極盡妖嬈。作為曾為寧夏自治區與共和國發展立下過汗馬功勞的老工業城市,石嘴山市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嬗變。
驅車進入石嘴山市,平坦寬敞的道路兩側綠樹成蔭,街道整潔,花草爭艷;成片的湖面波光粼粼,水鳥搖翅翱翔……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型園林工業城市撲入眼簾。“一切都變了模樣。”曾經到過石嘴山的代表團成員由衷地感嘆道。
促成這一轉變的,是石嘴山人提出的三大轉型:思想轉型、經濟轉型、生態轉型,“三大轉型”成功地助推了石嘴山的發展。這其中尤以生態轉型最為人們津津樂道。
在星海湖濕地生態保護區,當地負責同志這樣介紹:“過去都是一些污水橫流的濕地和小湖泊,現在這里既可以觀光,也可以垂釣,今年我們還將在這里舉辦全國摩托艇錦標賽暨中美滑水精英賽!
另一個生態治理項目——中華奇石山,原來煤灰堆積如山,治理之前到處都是污水,一到刮風天,粉塵彌漫。經過整治改造,現在已經成了石嘴山市一個重要的旅游景點。當地負責同志介紹說,已經初步發揮了旅游景點的功能!斑@就是常說的化腐朽為神奇吧,真是太了不起了。”有代表發出這樣的贊嘆。
石嘴山人沒有在此止步,為了構建立體轉型框架,石嘴山近年在突出工業、突破三產的同時,進一步加快了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文化產業的發展,濃縮為一張名片就是:“西北重工基地、塞上湖泊水鄉”。
“城市的轉型不僅僅是為了尋求經濟上的跨越,其根本目的是要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轉型帶來的新變化!庇写碚f道,“石嘴山市這種以人為本的轉型之路走得很正確,很有前瞻性,甘肅也有轉型城市,我們應該向石嘴山學習,因地制宜,敢想敢干,改變現狀!薄笆焐绞芯褪且粋樣本,它讓我堅信經濟欠發達的內陸城市,可以通過環境的改善、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快發展新型工業,從高污染的困境中突圍而出,實現社會和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一位代表堅定地說。
考察結束時,省黨政代表團與寧夏黨政領導進行了座談。
陸浩在座談會上指出,寧夏的經驗給我們以有益的啟示,我們要認真學習和借鑒,進一步完善發展思路,提高發展質量,努力把甘肅的事情辦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