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戲劇史上,2009年,值得記載一筆。
這一年,甘肅戲劇全面開花,舞劇、京劇、隴劇、秦劇,各劇種各院團像商量好了似的,齊刷刷地為甘肅捧回了一個個國家大獎:“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精品劇目、60年來首次評選的“優秀保留劇目大獎”。
甘肅戲劇的這一個豐收年,再一次印證了“陜西的小說、甘肅的戲劇、新疆的歌舞”之說,再一次有力地推動著甘肅向“戲劇大省”的目標邁進。
果實
9月底,中宣部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評選揭曉。由省委宣傳部報送參評的三部作品——京劇《絲路花雨》、秦劇《百合花開》、改編自同名話劇的電視連續劇《老柿子樹》榜上有名。“五個一工程”獎是中宣部組織實施的全國綜合性文藝最高獎項。與往屆相比,本屆所設獎項數量大幅度減少。如第十屆設有獎項267個,而第十一屆只設立了164個獎項,其中戲劇30項,競爭極為激烈。京劇《絲路花雨》、秦劇《百合花開》能夠獲得30個席位中的兩個,實屬不易。據了解,這是我省戲劇獲“五個一工程”獎最多的一次,也是本屆評選中,獲獎戲劇最多的省份之一。
10月中旬,捷報再次傳來。在文化部組織開展的首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評選活動中,由甘肅省歌舞劇院創作演出的舞劇《絲路花雨》和蘭州大劇院創作演出的舞劇《大夢敦煌》入選,獨攬了18臺入選劇目中僅有的兩個舞劇席位,獲獎數量位居全國第二。
18部獲得“優秀保留劇目大獎”的戲劇作品,從首演至今一直活躍在舞臺上,至今已成為不老的經典,它們是中國戲劇的精髓所在。創作于1979年的《絲路花雨》獲此殊榮,完全在意料之中。創立了一個全新舞蹈語匯——敦煌舞派的《絲路花雨》自1979年首演至今,已演出1600多場,被譽為中國舞劇的里程碑。誕生于2000年的《大夢敦煌》獲此殊榮,也完全在情理之中,這部創立之初就將目光瞄向海外市場的舞劇,書寫了中國戲劇闖國際市場的奇跡,已被列入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目錄。
金秋10月,一同傳來的還有隴劇《官鵝情歌》入選2007——2008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的喜訊。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是經國務院批準,文化部、財政部于2002年開始實施的重點文化建設工程,入選作品代表了中國舞臺藝術發展的最高水平。
繼舞劇《大夢敦煌》之后為甘肅贏得這一榮譽的《官鵝情歌》,講述的是一個以愛化仇、團結和諧的感人故事,這是一部集本土劇種、本土作家、本土題材、本土演員為一身的地道甘肅戲劇。國內專家學者曾稱贊該劇選材好、主題好、劇情好,稱得上是中國西部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喜慶日子里,舞劇《絲路花雨》、《大夢敦煌》、話劇《老柿子樹》、秦劇《大河情》被中宣部、文化部選調晉京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演出,這是我省歷史上晉京參加國家重大文化活動劇目最多的一次。四部戲三個劇種,叫響的是同一個名片——甘肅戲劇。
土壤
豐年豐產絕非僥幸。
輝煌的甘肅戲劇創作離不開領導的重視。去年,《絲路花雨》創新修排之際,省委書記陸浩親自主持召開座談會,對新創排的《絲路花雨》進行具體指導;省長徐守盛特批400萬元經費用于《絲路花雨》的修改排練。這種重視力度在全國是少有的。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勵小捷多次親臨排演現場觀摩指導,提出修改意見……各級宣傳文化部門認真制定戲劇創作規劃,積極組織實施重點劇目創作生產資助和演出補貼,運用選題招標、項目管理等辦法,對反映我省重大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的重點劇目,進行重點扶持。省財政廳、省文化廳從2004年開始實行演出補貼的扶持政策,使我省戲劇創作走上了有序有效發展的軌道。
甘肅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創作的傳統優勢是推出精品力作的堅實基礎。甘肅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以敦煌文化、伏羲文化、黃河文化、民族民俗文化、革命文化為代表的特色文化和波瀾壯闊的現代化建設為戲劇創作題材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甘肅人喜愛戲劇,在地域廣闊的隴原大地上,相繼出現了秦腔、隴劇、隴南高山戲、文縣采茶戲、西禮影子腔、甘州高腔戲、曲子戲等20多個不同的劇種,這些風格迥異的戲劇形式為百姓生活增添了許多亮色。
甘肅出戲,于是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實。新中國成立初期,話劇《在康布爾草原上》、歌劇《向陽川》、隴劇《楓洛池》等在全國的廣泛傳唱,標志著我省戲劇創作生產的第一次高峰。改革開放以來,以舞劇《絲路花雨》、話劇《西安事變》、京劇《南天柱》、舞劇《大夢敦煌》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劇目風靡海內外,堪稱我省戲劇創作生產的第二次高峰。據初步統計,從1953年至2009年10月,甘肅戲劇工作者共獲得國家級戲劇大獎230多個,獲獎演員及民間藝人有116人。
這些優秀劇目的出現和獲得的榮譽,讓我們悟出一個重要的啟示,那就是在繼承傳統中要敢于創新,善于創新。這一啟示也許可以回答“經濟相對落后的甘肅為什么會出那么多戲劇精品”的疑問。
經過多年的積淀,戲劇已成為我省一個傳統優勢文藝項目,這一傳統正是今年我省戲劇獲得大豐收的根基和土壤。
目標
甘肅戲劇的持續繁榮使我省建設“戲劇大省”成為可能,省文化廳廳長邵明說道:“也許我們現在還稱不上是戲劇大省,但我們正以堅實的步伐向戲劇大省的目標邁進。經歷過兩次創作高峰的甘肅戲劇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下一步怎么抓?抓什么?正是我們要思考的重點。”
如何乘勢而上,進一步加快我省戲劇大省建設?最近,我省將打出一套促進甘肅戲劇發展的組合拳:對獲獎劇目的宣傳表彰活動即將舉行,《關于建設甘肅戲劇大省的意見》正在制定,“甘肅戲劇大省建設論壇”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初冬季節,全國著名戲劇專家康式昭、齊致翔、黃維鈞、姜志濤、賀燕云等人冒著寒意來到蘭州,他們將在“甘肅戲劇大省建設論壇”上,為我省如何建設戲劇大省提出獨到見解。
多年來為甘肅戲劇建設立下汗馬功勞的省內藝術工作者,也將在論壇上提出自己醞釀已久的想法。他們說,2009年,甘肅戲劇創作與演出所獲得的優異成績,不僅為我省爭得了榮譽,而且對推動我省建設戲劇大省具有承前啟后的重大意義。建設戲劇大省,對我們而言,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