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戰中奮力前行
甘肅省明年經濟工作解讀
2009年的日歷只剩下廖廖幾頁,滿載著期望的我省“經濟航船”即將駛入新的年度。明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更加有效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關鍵一年,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意義重大。剛剛閉幕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猶如一盞明燈,為這艘航船指明了方向;又似一個加油站,為這艘航船增添了新的動力。
“保增長”——繼續鞏固發展勢頭
“保增長”仍是明年我省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在鞏固今年經濟上升回暖的良好勢頭基礎上,繼續保持全省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這不但是鞏固今年經濟發展成果的要求,也是各項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特別是由于我省特殊的產業結構,沒有一定的速度,財政和就業壓力就更難化解,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就缺乏必要的資金保障。從我省的實際看,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必須進一步發揮好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關鍵是要抓好項目建設這個重中之重。
會議提出,當前,要把項目工作的重點放在與國家的財政金融政策、投資政策、產業政策和其他導向性政策的對接上,找準國家政策的支持領域和重點。不僅要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全面完成災后重建任務,而且要努力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堅持一方面要學會從政策導向中尋找項目,一方面要學會從市場上尋找項目;既要抓好項目的研究論證工作,又要抓好在建項目,通過完善制度,加強對各類項目的監管,協調解決好政策落實問題,確保建設進度和質量。
“抓轉型”——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
“抓轉型”將是明年我省經濟工作的主攻方向。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大幅度增加和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資源環境壓力不斷加大,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問題日益凸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越來越成為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表面上是對經濟增長速度的沖擊,實質上是對經濟發展方式的沖擊。長期以來,我省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方式粗放,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滯后。特別是工業“兩高一資”重型化結構對能源、原材料依賴性強,產業鏈條短、深加工產品少、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這些矛盾更加凸顯,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任務十分艱巨。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一定要突出重點,大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推動科學發展、協調發展。
不同于以往的是,此次會議把“轉方式、調結構”任務更加具體化,提出必須按照中央要求,自覺主動地轉變發展方式。要把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放手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作為重點,“四輪驅動”實現經濟結構優化;把推動科技創新、深化改革、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城鄉一體化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要抓手,多管齊下,多策并舉,構造發展方式轉變的動力機制,從整體上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發展方式的轉變。
“重民生”——讓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重民生”仍將是明年我省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改善民生既是發展的目的,也是發展的動力,還是拉動最終消費最有效的手段。
此次會議提出,財政支出不是一個簡單的花錢問題,也是我們黨的執政理念和宗旨意識的具體體現。要努力使財政更好地體現在執政為民上,使公共資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領域傾斜。擴大和改善公共服務,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
擴大就業仍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同時,將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活動,加快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推進教育、醫療、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明年,還將繼續堅持為群眾辦一批實事。會議特別提出,“兩節”將至,要認真組織市場供應,加強市場監管,安排好群眾生活。對于生活困難的群眾,要給予必要的補貼,確保群眾生活不受影響。
“促改革”——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
改革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此次會議提出,轉變發展方式要靠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來保證。要繼續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力度,提供體制機制保障,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明年中央在改革方面有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措施出臺,這對我省來說蘊含著重要的機遇。對應中央的改革部署,此次會議把國有企業改革、農村改革、商貿流通改革、財稅改革納入到明年我省改革創新的重點范圍。特別是財稅體制改革,將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將按照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要求,抓緊研究提出符合我省實際和特點的改革思路、目標、步驟、重點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