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旅游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景區服務設施建設仍有欠賬,交通狀況有待進一步改善,旅游業機制存在不足之處。
可以說,我省旅游業機遇與挑戰同在,困難與希望共存。
籌措資金,開發旅游資源
長期以來,我省景區投入不足現象比較普遍。
蘭州市榆中縣青城古鎮是絲綢之路的水旱碼頭和商貿中心,也是唐宋元明時期的軍事重鎮,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沒有充分開發出來。負責管理青城古鎮旅游資源的榆中縣青城旅游公司經理張成軍說:“最大的問題是缺少開發資金,抱著金碗餓肚子,讓人著急。”
與青城古鎮類似,高臺縣紅西路軍紀念館也因為缺少資金,不能充分開發紅色旅游資源,減弱了對游客的吸引力。該景區甚至缺少放置文物的場所,許多文物直接堆放在地上,不能與游客見面。
由于資金不充裕,目前我省的旅行社、旅游飯店、旅游汽車公司等旅游企業也普遍存在“小、弱、散、差”的狀況,缺乏有實力的大型旅游企業集團。
不過,旅游投入不足的情況正在逐步得到改善。2008年至2009年期間,我省爭取國家旅游局各種專項資金2600多萬元,落實世界銀行貸款4000萬美元,用于旅游業的發展。省財政也逐年加大對旅游業的投入,從明年起,每年將拿出1億元,支持旅游業發展。社會資金向旅游業的流動趨勢也明顯加快。
隨著投入的逐步增多,我省旅游設施有了很大改善,旅游資源開發力度越來越大。在各個景區和交通主干道,近兩年建成了500座星級旅游廁所,令游客尷尬的“如廁難”問題基本解決。張掖市把張掖賓館整體拆除,以建設大佛寺景區文化廣場。平涼市把14平方公里的崆峒山景區擴展到80多平方公里,修建崆峒古鎮,開發系列旅游項目。永靖縣新開放了炳靈石林,作為黃河三峽景區的新景點對游客開放。
我省還在研究出臺新的舉措,整合省內旅游企業,引進省外旅游企業,促進大型旅游企業集團的產生。
改善交通,促進旅游發展
旅游業影響著交通事業的發展,旅游業也受制于交通狀況的好壞。
公路方面,雖然我省主干道的路況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很多景區到主干道的連接道路不甚理想,景區內的道路狀況也有待改善。臨潭縣40%景區的進出道路路況差,景區內經常出現斷頭路。
鐵路方面,乘火車的游客在旅游旺季時進不來、出不去的現象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武威、張掖等非始發火車站經常一票難求。武威市博物館館長黎大祥說:“每天武威發售的到蘭州、敦煌的臥鋪票只有幾張”。
航空方面,境內航班密度偏低,直飛境外的固定航班尚未開通,給游客造成了很大不便。
為了解決交通制約問題,我省下了大力氣。公路方面,天寶高速已建成通車,其他路段正在得到改善。主干道與重要景區間的連接道路、景區內道路和停車場建設也得到加強。鐵路方面,有關部門與鐵路部門加強協調,在旅游旺季開通省內固定的旅游專列。航空方面,省上加大協調力度,增加更多的境內航班,降低票價,同時開通了蘭州和香港之間的旅游包機。
今年9月27日召開的全省旅游發展大會提出,“今后幾年,我們要著眼于實現重要景區有支線機場、通高等級公路的目標”,我省重要景區的對外交通將實現跨越式進步。
與交通一樣,我省還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努力改善各方面的基礎設施,促進旅游業發展。
改革機制,減少制約因素
永靖縣旅游局局長郭通偉說:“旅游資源不整合,機制不改革,旅游業就沒法大發展。”
在機制上,目前對我省旅游業制約最大的因素是旅游資源分頭管理。森林公園歸林業部門管,地質公園歸國土部門管,水上公園歸海事部門管,文物場所歸文物保護部門管。
如臨潭冶力關景區,游客去一個景點要買林業部門的票,去另一個景點要買當地政府部門的票,很不方便。再如永靖黃河三峽景區,有關部門想把太極島、羅家洞、劉家峽水電站、炳靈寺、炳靈石林、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等景點串聯起來,打造旅游線路,使游客從“一日游”向“二日游”、“三日游”轉變。但是因為景點分屬不同部門管理,協調存在難度。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省上有關部門正在制定政策,將在全省主要的常規景區逐步實現“一票通”,以解決一個景區幾家單位賣門票的問題。
而更深層次的解決辦法是旅游資源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離。在今年出臺的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旅游景區“除文物保護單位外,按照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原則,實行屬地化管理。”我省旅游資源分頭管理的痼疾有望得到解決。
據了解,有關部門也正在認真研究,準備借鑒省外成功經驗,以聯合、重組、兼并、收購、轉讓、租賃、承包等多種方式加快旅游景區開發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