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開創全省跨越發展新局面
——省市主要領導干部研討班暨省委十一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發言摘登

為全省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 蔣文蘭
紀檢監察機關貫徹落實五中全會和省委十次全委會議精神,重點是要把握好三點:一是要認清形勢、統一思想。二是要明確任務、把握大局。三是要履行職責、提供保障。
要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能作用,全力保障“十二五”規劃的貫徹落實。
一是加強對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在重點內容上,加強對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全力推動各項工作的落實。在工作措施上,建立定期檢查、專項督查制度和紀律保障機制,實現監督檢查工作的常態化、制度化。在紀律保障上,嚴明紀律要求,嚴肅查處各種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保證政令暢通。
二是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力度。進一步完善辦案制度和程序,堅決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為改革發展穩定提供紀律保障;牢固樹立正確的辦案政績觀,把處理人與教育人、挽救人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辦案的治本功能,針對腐敗發生的制度性根源,抓源治本,有效防治腐敗。
三是扎實推進專項治理工作。進一步加大對重點領域突出問題的治理力度,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回應社會關切,努力營造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環境。認真總結公款出國(境)旅游專項治理經驗,完善相關制度,建立長效機制;鞏固和深化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成果,確保按中央規定的時限要求完成目標任務;對于規范公務用車使用管理和治理各種慶典、研討會、論壇過多過濫問題等,將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結合我省實際作出具體安排。
四是切實加強作風建設。深化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和宗旨意識;加大專項整治力度,認真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積極開展效能監察,堅決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進作風建設的科學化、制度化。
要以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科學推進反腐倡廉建設。一是從宏觀著眼,加強對反腐倡廉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探索。二是從中觀著手,加快推進懲防體系建設。三是從微觀著力,積極構建防治腐敗的三道防線,并加大制度的執行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消除腐敗機會。
完善“五個體系” 建設文化大省
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 勵小捷
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對我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來講,就是要抓住國務院支持甘肅發展《意見》提出的建設文化大省的歷史機遇,進一步明確文化大省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制定符合省情的、科學合理的“十二五”文化改革與發展規劃,實現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我省“十二五”期間文化大省建設的總體目標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繼續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加強文化建設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經過五年的努力,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建立文化產業體系,實現跨越式發展,達到西部地區中等水平;建立文化成果和精品創作生產體系,甘肅文化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建立現代傳播體系,做到安全暢通、覆蓋廣泛、技術先進、監管有效;建立完善人文精神體系,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加強,公民綜合素質明顯提升,甘肅精神不斷傳承和弘揚。實現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大省實質性轉變。
我省“十二五”的文化產業,要圍繞跨越式發展目標,集中力量發展現代傳媒、出版發行、文娛演藝、文化旅游四大重點產業,促進文化與科技融合,加速發展動漫、數字出版、網絡傳媒、文化創意等新興文化業態,力爭在“十二五”末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120億元,比今年預計的50億元翻一番多,年均增長速度20%,使文化產業成為我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向中央提出的推動文化產業成為重要支柱性產業的目標邁出堅實的步伐。
建設文化大省的保障措施:一是堅持“三省”并重,在思想認識上把建設文化大省與工業強省、生態文明省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二是拓寬投入渠道,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文化建設。三是加大政策扶持,特別需要出臺對文化集團的獎勵扶持政策和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的土地政策。同時,為文化事業發展、文化市場培育、國有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等提供政策支持。四是加強人才培養,努力構建一支門類齊全、結構合理、可以支撐甘肅文化持續發展的人才隊伍。
落實區域發展戰略 推動我省跨越式發展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馮健身
我結合學習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著重圍繞落實省委確定的區域發展戰略,推動跨越式發展,談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認識。
一、全面實施區域發展戰略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舉措。實施區域發展戰略,就是要支持中心城市和重點區域率先發展,著力打造幾個增長極,使其成為帶動全省加快發展的“發動機”;要充分發揮各地的比較優勢,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優勢互補,在一些相鄰區域形成各具特色的組團發展,整體推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省區域經濟加強合作、競相發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預計“十一五”期間全省經濟增長年均達到11%,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跨上兩千億、三千億的臺階,達到380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4150元,突破2000美元。預計“十一五”期間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累計9700億元,年均增長30.1%。能夠取得這樣好的成績,與充分發揮各地積極性、區域經濟加快發展并形成新的推動力是分不開的。
二、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在落實區域發展戰略上邁出更大的步伐。要堅持因地制宜、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鼓勵重點地區率先發展,支持具有潛力的地區加快發展,幫助后發展地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特色產業發展,通過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區域間發展差距,建立各具特色的區域分工合作格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一是在發揮蘭白核心經濟區“中心帶動”作用上邁出更大的步子。二是在實現酒嘉、金武和張掖(甘州—臨澤)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上邁出更大的步子。三是在提升天水和平慶區域發展新優勢上邁出更大的步子。四是在支持“兩州兩市”扶貧開發攻堅和發展特色產業上邁出更大的步子。五是在區域功能組團和聯動發展上邁出更大的步子。
三、積極探索落實區域發展戰略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機制。要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努力提供體制機制保障。一是健全實施區域發展戰略的工作機制。二是探索共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協調實施機制。三是創新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四是建立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績效評價和考核激勵機制。
努力實現我省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省委常委、副省長 劉永富
就我分管的工作來說,有可能實現跨越發展的,有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加快調結構轉方式問題,有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提高經濟開放水平問題,有加強就業社保工作、改善民生促進和諧問題。
一是把旅游產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十二五”期間,旅游人數、旅游收入分別增長18%、20%,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8%,年新增就業人數2萬人。
二是煙草產業實施“雙百”目標。“十二五”期間,將采取加強蘭煙品牌建設、加強技術改造和研發等措施,到2015年,力爭蘭煙生產達到100萬箱左右,實現稅利160億元左右,其中稅金120億元左右。
三是加快培育葡萄酒產業。初步設想,采取篩選品種、提高品質、樹立品牌等措施,力爭到2015年,我省的中高檔紅葡萄酒產量達5萬噸以上,銷售收入過百億元。
四是招商引資到位資金超過2000億元。“十二五”期間,將繼續辦好蘭洽會,積極參加省外展會,切實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實現到位資金年均增長25%的目標。
五是進出口貿易和利用外資實現新突破。“十二五”期間,將采取培育新的增長點、優化貿易便利環境等措施,實現進出口貿易的翻番,超過150億美元。同時,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
六是千方百計擴大和穩定就業。在“十二五”期間,堅持每年新增就業人員30萬人以上,失業率控制在5%左右。加快推進城鄉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創業人員提供良好服務。加強勞動執法,構建和諧勞資關系。
七是堅持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十二五”期間,將堅持把大力發展勞務經濟作為推進城鎮化、拓寬就業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整合培訓資源,加強勞務技能培訓,創新輸轉方式,提高輸轉質量,提高勞務收入水平,積極鼓勵和政策吸引回鄉創業。
八是加快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一方面要完善制度,繼續擴大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特別是加強農村的社會保障工作。一方面要繼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重點是家屬工和城市無工作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