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爭朝夕謀跨越
——論全力實現甘肅跨越式發展(下)
(一)“十二五”的序曲已經奏響,我們又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在這個新的起點上,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面向未來,放眼全國,為我們繪就了一幅跨越式發展的宏偉藍圖。
檢視“十一五”,我們收獲頗豐。但我們同時又清醒地看到,我們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臨的挑戰也前所未有。“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跨越之路,突破驅動。
(二)強基固本,改善生態,夯實基礎是跨越式發展的基點。
基礎設施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程。基礎工程不穩不堅,許多發展項目就會受到制約。在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上實現新的突破,夯實發展基礎,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保障。
我省自然條件嚴酷,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是制約快速發展的“短板”。慶幸的是,我們恰遇新的歷史機遇——“十二五”期間,國家將進一步加大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時不我待。我們必須搶抓這一機遇,通過建設一批鐵路、公路、機場、電力、水利、生態、環保等基礎設施重大項目,使我省同周邊省區、蘭州與全省各市州實現高速連接,拓展省內各地之間的交通聯系和城鎮與鄉村的聯系,形成合理的立體交通網絡,暢通全省的商流、物流、人流通道,為跨越式發展夯實支撐點。
如果說在全球金融危機中我們是在“彎道”競技,那么,今后的跨越式發展猶如“跨欄比賽”,而夯實發展基礎便是第一個“欄架”,只有成功地跨越第一個“欄架”,方可順利躍過其他一個個“欄架”,最終成為領跑者。
(三)大處落墨,重點突破,產業轉型是跨越式發展的拐點。
我省是一個資源大省,得其利,亦受其累。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中,要實現質與量的統一、好與快的統一、物與人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就必須調整產業結構,突出比較優勢產業,改變資源倚重之現狀。所以說,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對我省來說更具有特殊重大的意義,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在前不久召開的省委十一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上,省委書記陸浩指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最根本的是要從優化經濟結構入手,把大力推動技術進步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
這個精辟論斷一語中的,一針見血,抓住了甘肅跨越式發展的“牛鼻子”。既立足當前,更著眼長遠,指明了經濟結構不盡合理這一歷史難題的破解之法——只要做好了對資源倚重轉型的大文章,跨越式發展的目標便指日可待。
從傳統產業到新興產業,從農業現代化到現代服務業,都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跨越的“欄架”,特別是發展低碳產業,我們具有優于其他省份的多種優勢,有條件做得更好。而且,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為我們提供了跨越的樣本。
(四)拓寬渠道,破解瓶頸,項目資金是跨越式發展的支點。
項目是帶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支撐。說轉型,談跨越,沒有項目和資金作保證,無異于無水之源,無本之木。
前兩年,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之所以能夠保持良好態勢,關鍵就在于我們緊緊抓住了項目建設這個突破口,有力拉動了經濟增長,促進了產業升級,夯實了發展基礎。成功的經驗已經為我們創造了鮮活的樣本,進入下一個五年規劃,發展抓項目的思路不僅不能放松,還需強化。
同時,作為欠發達地區,投資拉動仍是我們加快發展的重要特征和主要方式。目前,我省自我積累能力仍嚴重不足,資金成為制約快速前行的“瓶頸”。“十二五”期間,我們要繼續大力推進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民生工程等建設力度,這都需要通過項目建設來實現,都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
項目建設牽動全局,資金事關未來發展。在成功經驗的啟發下,我們要搶抓發展機遇,一切圍著項目干,不斷推動各項事業取得新突破。
(五)革新滌故,與日俱進,創新發展是跨越式發展的起點。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類前行一切從創新開始。
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本質特征和獨有品格,是經濟社會發展生生不息的動力。亙古以來,人類依靠創新擺脫了愚昧時代,打開了文明社會的大門,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當今世界,創新尤其是科學技術的創新,已成為國家昌盛和民族進步的動力源泉。
跨越發展的甘肅經濟同樣離不開創新的強勁驅動,正在進行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也離不開創新的有效牽引。可喜的是,經過多年發展和積累,我省科技支撐能力穩步提升,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在基礎工業、新興產業領域,一批重大關鍵技術的攻克和實施,有力地支撐了酒泉風電基地、隴東能源化工基地等重大工程的建設。特別是大力推廣的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是我省首創的一項重大的、革命性的農業技術,使旱作農業由此取得了突破性發展。
勇于創新并善于創新,才能占據主動。我們要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創新社會管理,破解發展難題,把甘肅跨越式發展的事情辦好。
(六)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改善民生是跨越式發展的結點。
人類社會是一個不斷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歷史過程。建立平等、互助的和諧社會,一直是人類的美好追求。
歷史經驗表明,經濟發展和社會財富總量增加并不能自然實現社會和諧。如果我們只顧經濟增長而忽視社會發展,不僅會加重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到頭來經濟發展也將難以為繼。我們追求的發展,理應是經濟社會協調的發展,是人民群眾共享成果的發展。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堅持每年為民辦十多件實事,道理也正在于此。通過抓好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維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切實做到便民、利民、惠民,是跨越式發展的根本目標。
同時,我省的改革與發展目前正處于關鍵時期,改革在廣度上已涉及經濟文化等不同領域,在深度上已觸及人們具體的經濟利益,實現資源、環境等統籌協調發展,是未來發展的宏觀訴求。
《禮記》說:“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跨越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七)跨越式發展,事關全局,任重道遠,人人有責。
跨越,需要全社會鼓勵、尊重,保護、支持,需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增強隴原兒女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以形成強大合力,為跨越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我們堅信,在省委、省政府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將成功地躍過一個個“欄架”,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