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蘭州訊(記者徐愛龍)記者從7月29日上午召開的全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會上獲悉,今年以來,中央和省上大幅加大了社會救助方面的投入,預計全省全年社會救助資金將超過61億元,對于改善城鄉困難居民的基本生活、有效緩解困難群眾的醫療困難、解決低保邊緣群體的臨時性突發性困難和受災群眾吃飯穿衣飲水困難將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
今年以來,省民政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今年確定的“城市低保標準提高10%、農村低保標準由850元提高到1096元”為民辦實事計劃,于6月5日圓滿完成了辦實事任務。城市低保標準由去年的204元提高到225元,月人均補助水平達到208元,提高了11%;農村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由65元提高到72元。預計全省年支出城鄉低保資金將達到51億元,有效保障405萬名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
民政部門還積極探索建立“參合參保、住院救助、大病救助、門診救助和慈善救助”五位一體的醫療救助模式,啟動實施了貧困家庭先天性心臟病和“兩癌”患病婦女專項醫療救助活動,上半年支出醫療救助資金2.5億元,實施救助65.5萬人次,預計全年城鄉醫療救助資金將超過6億元。
此外,我省啟動臨時救助制度建設示范省份創建工作,積極開展困難群眾臨時救助,上半年支出救助資金3682萬元;全面落實五保供養政策,供養標準比上年平均提高了400元;落實低收入群體生活補貼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及時為420多萬名困難群眾和重點優撫對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4.8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