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密集調研扶貧開發工作紀實
本報記者呂寶林
(一)
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在推進扶貧開發工作中,具有特殊帶動作用,積極參與和推進扶貧開發是人大機關和人大代表的重要任務。
一年前,省委啟動雙聯行動,全省40多萬名干部聯系幫扶40多萬特困戶;省人大常委會隨即號召開展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全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迅速響應,8萬多名各級人大代表積極行動,投身雙聯實踐,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
一年來的實踐表明,“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搭建了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參與雙聯行動的有效平臺,已經成為人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有力抓手,在推進貧困地區發展和促進群眾脫貧致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何進一步用好“人大代表在行動”這一平臺,推動雙聯行動不斷向縱深發展,為全省扶貧開發和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作出應有貢獻,帶著問題、帶著思考,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嘉木樣·洛桑久美·圖丹卻吉尼瑪、陸武成、孫效東、周多明、李慧、馬青林,咨詢員崔玉琴、張開勛,及秘書長張緒勝,多次深入基層進行調研。
近兩個月以來,省人大常委會又組成四個調研組,由陸武成、李慧、馬青林、崔玉琴及張緒勝等帶隊,深入貧困縣鄉村,與村民面對面交談,與各級人大代表和基層干部面對面交流,對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進行專題調研。
(二)
4月11日至14日,嘉木樣·洛桑久美·圖丹卻吉尼瑪深入臨潭縣調研。他說,要進一步密切同群眾的聯系,進一步樹立群眾觀念,深入實際了解情況,搞清楚群眾在想什么、憂什么、急什么、盼什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群眾排憂解難,為群眾脫貧致富辦實事。
5月8日至14日,陸武成率領第一調研組,深入白銀、定西的4個縣區、7個鄉鎮調研。陸武成強調,人大代表要在雙聯行動中積極為聯系戶尋找脫貧的“好方子”、致富的“金點子”,實實在在解難題,扎扎實實辦好事。要加強領導,切實把“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擺在重要位置,真正讓人大代表在雙聯行動中發揮代表作用,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
在隴西縣調研后,孫效東提出四點建議。一是把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規劃同雙聯行動有機結合起來,加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二是要在破解資金難題上下功夫。三是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要結合產業發展思路增強針對性。四是要高度重視和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周多明先后兩次深入臨夏貧困地區調研。他提出,推進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促進扶貧開發,要圍繞為民富民,抓好統籌推進;要緊扣小康目標,明確主攻方向;要拓寬增收渠道,發展富民產業;要改善基礎設施,促進長遠發展;要落實惠民政策,著力改善民生。
5月14日至17日,李慧帶領第二調研組深入武威、臨夏調研。李慧指出,各級人大代表要在“人大代表在行動”中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發揮作用,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幫什么就幫什么,各盡其責,多為農民群眾出主意、想辦法,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承諾。
5月14日至16日,馬青林帶領第三調研組在秦州區、張家川縣、麥積區調研。馬青林指出,要及時總結宣傳推廣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中的成功經驗、典型做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目標,在完善扶貧規劃、培育富民產業上下功夫,在實踐中創新活動機制,推動活動持續扎實有效地開展。
5月9日至16日,崔玉琴帶領第四調研組在蘭州、隴南調研。她指出,“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是一項長期任務,在內容和形式上要力求多樣化、多層次、多角度,要及時發現總結和樹立先進典型,營造濃厚氛圍,不斷提高活動影響力。
張開勛在調研中指出,對國家確定的連片扶貧縣工作,要從輿論、工作指導、政策支持上進一步加大力度,創造經驗,影響全省;實踐證明,涉農規模企業帶動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這方面應該解放思想、敢于實踐。
(三)
在集中調研后,5月24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調研匯報會,總結成績經驗,也把問題和不足擺在了桌面上——
代表在幫扶中存在一定盲目性,參與幫扶的有效手段還不夠多;在幫扶中,縣區、鄉鎮之間存在著進展不平衡問題,不同身份人大代表之間也存在著不平衡問題;幫扶更多地集中在“輸血”上,在引導增強“造血”能力方面仍嫌不足……
摸清問題,有的放矢,對癥施策,下一步工作的思路也漸漸清晰——
要加大組織領導,整合資源,形成整體合力;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自覺性、積極性,把投身雙聯行動作為履行代表職責的重要內容;要明確重點,把改善基礎條件、壯大特色產業、發展合作組織、興辦龍頭企業等作為行動著力點;要強化機制,探索形成人大代表參與雙聯行動的長效機制。
6月3日,在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會上,陸武成在發言中說,“人大代表在行動”不僅為人大代表充分發揮作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了重要平臺,也進一步密切了代表同群眾的聯系,提升了人大代表在群眾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他表示,省人大常委會將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和辦法,不斷把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引向深入,努力為加快推進全省扶貧開發、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