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提升至三級
甘肅日報蘭州7月15日訊(記者朱婕 通訊員向杰)繼7月14日11時06分啟動省級自然災害救助四級應急響應后,今天上午9時15分,省減災委、省民政廳將省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提升至三級,同時,省民政廳緊急召開會議,進一步通報災情,安排部署各項救災任務。
據省民政廳統計,截至7月15日9時,災害已造成慶陽、隴南、天水、平涼、定西、酒泉、甘南、臨夏、蘭州、白銀、張掖11個市(州)的50個縣(市、區)、136.07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人,因災受傷7人;緊急轉移1.83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89.33千公頃,其中成災59.59千公頃,絕收10.42千公頃,毀壞耕地2875.72公頃;倒塌房屋3476戶8619間,嚴重損壞房屋2358戶6169間,一般損壞房屋9482戶24866間。直接經濟損失達37.39億元。
災情發生后,省民政廳先后派出6路工作組,分別趕赴災情較重的慶陽、天水、隴南、平涼等地的部分縣(區)查核災情,指導災區政府全力開展救災工作。省民政廳要求各地及時準確報送災情,為領導科學指導救災工作和媒體報道災情提供重要依據。為妥善安置受災地區群眾的基本生活,省民政廳、省財政廳在7月14日向重災地區下撥救災資金、棉被、帳篷的基礎上,再次調撥1500床棉被、500頂帳篷。
省民政廳要求各級民政部門的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一律值守崗位,統一指揮,進一步加強應急值班,嚴格實行24小時汛期應急值班制度,確保災情信息暢通。
慶陽市啟動自然災害救助Ⅳ級響應
甘肅日報慶陽訊(記者先朝陽 通訊員齊建輝)7月7日至15日3時,慶陽市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環縣、華池、慶城、鎮原、西峰、寧縣等縣區出現區域性暴雨。暴雨引發河水暴漲、山體滑坡等災害,造成農田毀壞、農作物被淹,部分房屋(窯洞)倒損,公路、堤岸等基礎設施和水利設施不同程度受損。據初步統計,截至目前,暴雨洪澇災害共造成6縣區83個鄉鎮654村37676戶153586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2481戶9649人,直接經濟損失8.8億元。
災情發生后,慶陽市、縣緊急行動,省長助理、慶陽市委書記夏紅民多次就防災抗災救災工作作出批示,并帶領有關部門負責人深入重災縣鄉,指導防災減災抗災工作。市減災委于14日14時啟動了市級自然災害救助Ⅳ級響應。各部門緊密配合,分工協作,目前,抗洪搶險救災工作正有序展開。各級民政部門把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和解決群眾生活問題放在救災工作的首位,科學部署,積極應對,統籌推進,確保群眾生活不受影響,力爭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市、縣及時成立了由7個小組構成的統分有序的防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嚴格按照行政首長負責制、防災救災崗位責任制要求,層層落實責任,建立了汛期全天候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目前,市、縣民政部門已緊急調撥救災帳篷320頂,列支救災款481.62萬元。各縣區緊盯險河道、滑坡、泥石流易發地段,對居住在危舊房(窯洞)的群眾進行排查,逐一造冊登記,并制定了組織轉移安置的詳細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