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城蘭州舉辦的農副土特產交易會上,各類農副土特產品交易紅火。
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歲末年首,全國規模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迎來了全國第四個省級廳——甘肅農產品展銷廳落成及運營開業。這是甘肅省農牧廳引導籌建、甘肅民營企業投資,為甘肅農產品開辟的長期展示展銷的平臺。
記者來到位于北京豐臺區的新發地市場,車水馬龍,熙熙攘攘。行車好一段路程,才到了市場中心區段的水果區,以平面建筑為主的市場上,矗立起4座三層樓高的展銷大廳:“新疆廳”、“海南廳”、“湖北廳”、“甘肅廳”。其中,新落成的甘肅廳最為搶眼,以建筑規模最大、功能最全、設施最完善、配備一流的嶄新面貌而精彩亮相。
為何在新發地市場建設如此規模的甘肅農產品展銷廳?其投資建設、運營模式、展銷特點又是什么?記者為此進行了走訪和探析。
解決“菜賤傷農、菜貴傷民”問題
隆冬時節,天寒地凍,但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依然交易紅火,來自全國各地農產品、臺灣地區的水果及世界各地農產品在此琳瑯滿目,令人眼花繚亂。
“經過23年的建設和發展,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現已成為全國交易規模最大的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預計2013年各類農副產品總交易量達100多億公斤,總交易額近500億元!北本┬掳l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副董事長楊洪凱向記者介紹,該市場占地1520畝,總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主要經營蔬菜、果品、肉類、糧油、水產、副食、調料、禽蛋、菌類、茶葉、種子等農副產品,日均車流量3萬多輛次、客流量6萬多人次。農產品60%供應北京市場,30%供應河北等周邊省份,10%出口。
在這個北京市“大菜籃子”、“大果盤子”、“大肉盤子”的新發地市場,甘肅的農產品也占有一席之地。據甘肅省農牧廳市場處調查,近年來,甘肅省農產品在新發地市場的銷售量大幅度增加,年銷售量約68.3萬噸、銷售額21.16億元。其中,每年8月到次年5月,甘肅洋蔥占該市場份額的80%;新發地市場蘋果年交易60萬噸以上,其中甘肅蘋果6.8萬噸,占11%;新發地市場馬鈴薯年交易量300萬噸,其中甘肅馬鈴薯28.7萬噸,占10%;同時年經銷民勤蜜瓜3.69萬噸、靖遠茄子2.9萬噸。
“甘肅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享譽國內外。由于甘肅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大部分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產品銷售半徑較小,在國內大中城市缺乏穩定的農產品銷售平臺。如何使甘肅農產品走出甘肅、走向全國是當前我們面臨的緊要任務!笔∞r牧廳廳長康國璽對記者說,“在北京新發地建設甘肅農產品展銷廳,主要促進甘肅農產品流通、培育農產品品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解決農產品在銷售中‘菜賤傷農、菜貴傷民’的問題!
“在甘肅農產品展銷廳建成之前,甘肅洋蔥、馬鈴薯、蘋果、高原夏菜等大宗鮮活農產品,在新發地市場主要由河北承德、易縣、河南周口及東北等地客商經銷。在這里常年從業甘肅籍人員達120人、高峰期可達300多人,主要從事裝卸、搬運,有幾十人從事經銷。”省農牧廳市場處處長武紅安介紹。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甘肅農產品在首都北京打開市場銷路、加快市場流通、促進農民增收。為了進一步在北京建立長期穩定的甘肅農產品銷售平臺,打出“隴”牌農產品的高原綠色品牌,在省農牧廳、省工商局等部門協調下,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營”的模式,甘肅武威全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甘肅農產品展銷廳。
民營企業勇擔責任建立展銷窗口
步入甘肅農產品展銷廳,負一層為24個冷藏保鮮庫,地上一層為10個保鮮庫,主要批發各地新鮮蔬菜、瓜果。
乘觀光電梯直上二層,巨大的甘肅名特優農產品展銷館呈現眼前,面積達3200平方米。展銷館內,甘肅14個市州的名特優農產品展廳一字兒擺開,整齊有序,具有濃郁地域風格的農產品扎堆兒亮相,各具特色。
臨夏展廳富有民族特色的“阿拉伯”式建筑形象映入眼簾,展廳內集中有牛羊肉特色產品。毗鄰的展廳是康美集團專設的“康美牛肉”系列加工產品營銷廳。慶陽展廳以色彩鮮艷、外形美觀、口感好、風味佳的“慶陽蘋果”為主。酒泉展廳裝飾豪華,典雅而別致的貨柜上,擺放著“紫軒葡萄酒”等品牌產品。隴南展廳則以綠色色調裝飾,豐富多彩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為主,康縣木耳、陽壩茶葉、徽縣銀杏等,讓參觀的客商愛不釋手。一位上了年紀的采購商說:“北京人要的就是這原汁原味、實實在在的綠色農產品!
目前已有9個市州的上百家企業入駐甘肅展銷館,有馬鈴薯系列產品、肉畜產品、百合、枸杞、橄欖油、茶葉、花椒、小雜糧等十大類3000多個品種,基本上薈萃了大部分的甘肅名特優農產品。
“我們在整合甘肅名特優產品規模經營的同時,進一步引進更多的甘肅特產入廳交易,讓首都市民‘走進甘肅廳、吃遍全隴原’。”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心總經理顧兆學高度評價甘肅展銷廳:“我們相繼和全國各地農產品主產區合作,建設7個省的交易大廳,而甘肅展銷廳是建筑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專業大廳!睋嘎,全國其他省區也籌備在新發地建設展銷廳,由于建設用地緊張,以后將不予批復新建省級展銷廳。
甘肅武威全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甘肅展銷廳建設的投資者。公司董事長張全年向記者介紹:“甘肅展銷廳項目總投資7000多萬元,總建筑面積達1.27萬平方米。依托甘肅豐富的農產品生產資源和新發地市場龐大的分銷網絡,甘肅展銷廳已形成了交易活躍、購銷兩旺的繁榮局面!
據介紹,甘肅武威全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資產達16億元,是集生態農業節水、糧油食品加工、農產品冷鏈物流5萬噸以上的營銷輸出、亞麻紡織、水電開發、建筑、園林育苗等為一體的多產業、多元化經營的民營企業集團。眾所周知,投資農產品生產經營見效慢、周期長,該企業為何在新發地投資建設農產品展銷廳?
“作為一個民營企業,能為甘肅農產品走向北京、走向全國貢獻一份力量,能為甘肅的農產品經銷企業搭建平臺、提供服務,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和自豪!睆埲陮τ浾哒f:“2010年11月,新發地市場和我們簽署了建設甘肅展銷廳的聯營協議,2011年3月舉行奠基儀式。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建設,使甘肅的農產品在北京新發地有了一個平臺,有了一個窗口,有了一個家!
據了解,經試運營,甘肅展銷廳的白銀綠禾公司的4個產品已打入北京超市,并與北京18所高校簽訂了長期蔬菜供貨合同,日供菜量600噸左右。經銷戶馬國水已經銷天水花牛蘋果約4000萬元。經推介,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北京高校聯合采購中心、北京60家超市采購商和新發地60個農產品經銷商與甘肅經銷商洽談對接。
“永不落幕的農產品展銷會”
在甘肅名特優農產品展銷館的蘭州廳,蘭州九香玫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昊正在擺放各類玫瑰深加工產品,他說:“這是以久負盛名的‘永登苦水玫瑰’為原料,生產的玫瑰茶、玫瑰精油、玫瑰水等化妝品。我們不再是按斤賣玫瑰花原料,而是將農產品精深加工,這樣可以滿足大中城市不同層次的消費者!
“以前,北京新發地大都是外省經銷商批發營銷,我們甘肅人沒有份。像我們的馬鈴薯質優價廉,但沒法直銷到這里,只能一麻袋一麻袋裝到火車上,拉到河南境內,人家換了整齊的小包裝,換了產地牌子,運往北京,眼睜睜看著人家賺錢!币晃桓拭C籍經銷戶告訴記者。
施昊告訴記者,以前,為了在全國打開銷路,聽到全國哪里有訂貨會、展銷會、貿易洽談會,他就趕往哪里。參加一次展銷會,需要花費的展位費、宣傳資料費、汽油費等開銷不少。“展示展銷農產品,頗費周折,有時能拿到訂單,算運氣好。有時展出就那么三五天,活動就結束了。現在好了,有政府關心我們,省農牧廳牽線搭橋,在北京新發地市場,我們可以長期展示展銷產品!
甘肅省農牧廳市場處處長武紅安認為,甘肅展銷廳不僅展銷14個市州名優特農產品,而且將甘肅農產品整合在一起進行批發銷售,形成規模優勢,打出“隴”牌農產品的高原綠色品牌,最終使甘肅展銷廳成為甘肅在京“永不落幕的農產品展銷會”。同時,通過匯聚隴原名特優農產品,可以豐富首都市場,形成甘肅農產品在北京宣傳、銷售、展示的窗口。
“還可以通過對展銷廳的市場分析,及時將北京這個特大型消費市場的真實行情和信息反饋給甘肅農產品主產區政府,為政府指導農民生產、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及制定相關農業產業政策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引導和組織省內各類農產品種植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運銷專業戶直接進入消費市場,減少流通中間環節,增加農產品銷售利潤,從而提高農民收入,真正發揮甘肅展銷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作用!蔽浼t安認為。
正值春節即將來臨,省農牧廳已積極組織各市州及相關企業入駐甘肅廳,利用春節前后、市場消費高峰的有利時機,把我省名優特色農產品推介到首都市場,宣傳甘肅特色農產品,也促進甘肅的名優特色農產品走出本省、走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