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家媒體聚焦甘肅代表團開放日
王三運劉偉平等代表回答提問
甘肅日報記者 呂寶林
3月9日下午,甘肅代表團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張德江委員長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的工作報告。本次審議對中外媒體開放。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英國路透社、俄羅斯阿爾法電視臺、歐洲華文電視臺、美國彭博新聞社、南非華僑新聞報等89家新聞媒體120多位記者到會采訪。
審議結束后,與會記者爭相提問,全國人大代表、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等從容作答。
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
人民日報記者問:這兩年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創造性地開展了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有關情況。
王三運代表說,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開展以來,做了許多扎實有效的工作,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張德江委員長給予充分肯定。
圍繞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對甘肅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著眼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奮斗目標,我們從省情實際出發,在全省組織開展了以單位聯系貧困村、干部聯系特困戶為主要內容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設計了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等六大任務,著力打造機關作風轉變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養干部的能力鍛造工程、造福人民群眾的德政民心工程,實施兩年來收到了轉變職能作風、培養鍛煉干部、幫助群眾脫貧的多元綜合效應。
雙聯行動啟動以后,省人大常委會把這項戰略部署同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如何更好履職盡責、聯系群眾結合起來, 創造性地提出實施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動員和組織各級人大代表參與其中,使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履行職責更加具體,發揮作用更加有效,了解民情更加廣泛,服務群眾更加直接。活動開展的具體情況、特點成效,可以用“三個一”來概括,即一種有效形式,就是這項活動開辟了人大工作服務全省中心大局的管用渠道;一項重大創新,就是這項活動搭建了人大代表閉會期間行使職權的嶄新平臺;一個長效機制,就是這項活動推動了人大組織履職盡責服務群眾的制度形成。
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建設
新華社記者:國務院批準甘肅省加快轉型發展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請問如何建好這個生態屏障綜合試驗區?
劉偉平代表:甘肅生態地位十分重要。我省是黃河、長江、河西內陸河的重要水源涵養區,是高原濕地和荒漠濕地的重要分布區,是騰格里、巴丹吉林、庫姆塔格等大沙漠匯合南移的阻擋區。甘肅生態環境對西北乃至全國生態環境有著重大影響。因此,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我省定位為“西北乃至全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甘肅不遺余力地抓好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甘肅轉型發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服從服務于國家戰略,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應有貢獻的需要。我們將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統籌謀劃、深化改革、自我創新、攻堅克難,圍繞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積極構建生態項目支撐、著力發展環境友好型產業、強力促進節能減排、大力創新生態文明體制機制5個方面,努力把綜合試驗區建設好,努力走出一條欠發達地區在實現跨越發展的同時又使生態得到很好保護的路子。
金融支持雙聯和扶貧攻堅
中央電視臺記者:甘肅2013年減少貧困人口140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6.7個百分點,請問許錫龍代表,金融機構采取了哪些措施支持扶貧攻堅行動?
許錫龍代表:我們雖然是中央企業,但是生長在甘肅,甘肅的貧困農民就是我們的父老鄉親,所以在甘肅,扶貧攻堅也是農業銀行的主要目標。圍繞全省雙聯行動和扶貧攻堅行動,農行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雙聯惠農貸款,主要是為全省58個貧困縣8790個貧困村的貧困農戶提供小額貸款,這項工作開展以來,已發放貸款76.6億元,惠及11.5萬戶農戶,去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其中雙聯貸款貢獻了兩個百分點。二是實施金穗惠農通工程,讓農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務;與省衛生廳發放新農合一卡通。三是開展金融輔導工作,既融資又融智,目前已開展相關培訓800多場、培訓11萬人次。
貧困地區教育
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中國教育手機報的記者:請馬建蘋代表談談參與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的體會;請問王三運書記,甘肅如何加強邊遠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甘肅代課教師的問題化解到了什么程度,如何在農村貧困偏遠地區留住和吸引住教師?
馬建蘋代表:我來自蘭州理工大學。在學校,以前很少有機會走進農村接觸農民特別是貧困農民,通過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我才真正對農村、農民和貧困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在雙聯行動中,作為高校,我們首先是充分發揮高校的教育資源優勢,舉辦師資培訓班;其次是幫助建立互助合作社;第三是幫助改造基礎設施。當地農民說,有了雙聯干部的幫助,日子有了奔頭。作為人大代表,只有掌握了基層群眾的真實情況,才能提更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才能更好地履職,感謝雙聯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
王三運代表:甘肅是一個欠發達省份,由于歷史、自然、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許多基礎領域和環節都有欠賬、存在短板,尤其是基層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還比較薄弱。沒有教育的發展,沒有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我們就難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教育事業,傾注了極大心力,給予了多方支持,加大力度推動教育均衡發展。比如連續多年招錄大學畢業生到農村中小學任教,既有效充實了農村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也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拓展了渠道和平臺;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通過招考招錄、教育培訓等辦法,已經基本解決了代課教師的問題。下一步,我們將把農村教育擺在加快扶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的優先位置,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強化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傾斜支持,切實解決好基礎設施、教學設備、師資力量及代課教師等問題,以教育的進步牽引和帶動農村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蘭州大氣污染防治
路透社記者:請虞海燕代表談談蘭州大氣污染治理情況。
虞海燕代表:過去蘭州市大氣污染嚴重,特別是冬季,經常排在全國最后幾位。過去幾年,省委省政府和蘭州市加大環境保護力度,下大力氣治理污染,去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了299天,受到群眾的普遍肯定和好評。
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與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建設
中國日報記者:請結合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從文化角度談談甘肅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建設。
連輯代表: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高度吻合的。省委省政府從戰略全局出發,積極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機遇,充分發揮甘肅的通道銜接作用、產業支撐作用、生態屏障作用、文化融合作用,著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其中文化融合作用,就是要發揮文化的作用讓絲綢之路沿線形成文化認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是國家層面唯一的文化戰略平臺,我們正在努力把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建設,目前正在全力打造敦煌絲綢之路國際文化名城、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等面向西部、世界級的文化經濟戰略平臺。相信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未來必將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最閃亮的部分。
周強等代表也回答了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