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蘭州5月5日電 (記者 馮志軍)5月5日正值中國農歷的立夏節氣,這意味著各地即將告別春天,亦是夏日天的開始。不過,受春末大風、沙塵(暴)、強降溫等多種災害天氣頻擾后續影響,地處中國西部內陸的甘肅多地“霜凍預警”仍在持續。
5日下午的甘肅省會蘭州,除了黃河兩岸漸漸濃郁的樹木和花草,多數市民并未感知夏日的“味道”。街上的行人依然身著長袖外套,一些室內工作者尚有“手指冰涼”的感覺。徐徐冷風中的戶外休閑茶攤生意冷清,一些主打時尚精品夏裝的商鋪老板表示“生意和較低氣溫一樣在緩慢爬坡”。
記者5日從甘肅省氣象部門獲悉,4月中下旬以來,大風、沙塵暴、冰雹、低溫冷害、霜凍、雪災和洪澇等多種災害天氣輪番交錯侵襲甘肅,造成農業生產受災慘重。持續“倒春寒”不僅使正處于開花期的多地農作物受災較重,民眾出行亦受到影響。
4月23日至25日,今年最強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突襲甘肅多地。敦煌遭最小能見度20米的特強沙塵暴侵襲,造成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等景區一度關閉。途經甘肅的十余趟旅客列車受大風沙塵影響被迫停運,入疆高速公路臨時管制。
一周之后的4月30日,新一輪冷空氣再次入侵甘肅,引發河西走廊出現大范圍大風、沙塵、強降溫天氣,敦煌、民勤等地出現沙塵暴。緊隨肆虐風沙后的寒潮、霜凍等強降溫天氣伴隨甘肅“五一”小長假,節后仍在多地“盤踞”不散。
氣象部門統計,4月甘肅大風天氣為近5年最少,沙塵暴天氣為近3年最多,月內出現2次區域性沙塵暴。
受冷空氣影響,甘肅部分地方4月出現寒潮、強降溫,共造成該省408.7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32億元人民幣。當月下旬出現的霜凍還造成甘肅101.7萬人受災,造成以農業為主的直接經濟損失約7.2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