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改實效回應代表和群眾期盼
省人大常委會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工作綜述
甘肅日報記者尤婷婷 通訊員賀馨梅
出臺《公眾參與制定地方性法規辦法》,讓公眾更多地參與立法過程,充分表達立法意愿;
省市縣三級人大聯動開展執法檢查,促使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逐步解決;
推進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為8萬多名人大代表搭建起密切聯系群眾的新平臺;
轉作風,提效能,機關會議同比減少8%,發文數量同比減少10%,“三公”經費支出同比下降16.9%;
建設“四型”機關,實現干部“一專多能”,“素質提升年”活動鞏固和深化了教育實踐活動成果……
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一項項措施的落實,充分彰顯了省人大常委會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直面問題的勇氣和抓好整改落實的決心。
自2013年7月以來,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及機關按照邊學邊改、邊查邊改、即知即改、全面整改及專項整治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四風”問題,各項整改任務順利推進,成效顯著。
靠實整改責任層層落實夯基礎
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是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省人大常委會堅持和運用好這一重要方法,畫好路線圖、下達任務書、制定時間表、列出責任單,既帶頭示范,又統籌推進,確保了整改落實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及機關共征求到意見建議423條,經歸納梳理為10大類85條。常委會黨組先后5次召開擴大會議,對征求到的意見和查擺出的問題剖析根源,尋找解決的辦法和措施,研究制定《整改落實方案》。
整改落實方案是解決問題、完善體制機制的“路線圖”,是群眾衡量學習教育實踐活動是否取得實效的“對照表”。常委會領導高度重視,根據任務分工,對各自負責的整改任務,堅持從自身做起,從具體事情改起,與責任部門領導共同研究,制定并落實切實可行的措施。同時,機關黨組按照省委和常委會黨組的部署要求,把開展“素質提升年”活動作為整改落實的重要抓手,與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弘揚焦裕祿精神相結合,與貫徹落實省委決策部署、提升機關服務保障水平相結合,進一步完善整改方案,靠實任務,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整改的生動格局。
突出重點工作依法履職順民意
省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我省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的工作機關和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代表機關,肩負著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的神圣使命,肩負著立法、監督、決定重大事項、人事任免的重要職責。因此,立法、監督、調研及代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理所當然成為整改落實的首要任務。
如何提高地方立法質量?創制性立法較少的問題怎樣突破?采取什么措施解決法規草案審議走形式和把關不嚴?
帶著這些問題,省人大常委會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嘗試:
《公眾參與制定地方性法規辦法》的出臺,拓寬了公眾參與立法渠道;
積極開展創制性立法,制定了全國首部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地方性法規——《甘肅省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條例》;
充分運用立法后評估這一提高立法質量的有效途徑,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等進行評估。
《審議意見督辦辦法》的出臺,讓審議意見的及時轉交和跟蹤督辦有了時間表、責任人,制度約束,讓審議意見不再一審了之、一交了之、一答了之;省市縣三級人大聯動執法檢查方式,推動了扶貧開發、義務教育、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未成年人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專題調研工作則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針對產業結構調整、生態安全屏障等重大課題進行的調研,取得了一批高質量、有價值的調研成果,得到了省委的肯定。今年,對深化改革中人大所承擔的任務、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現代服務業等選題的專題調研正在以上下聯動的方式有序展開。
針對代表服務工作不到位,聯系代表不夠密切的問題,省人大常委會積極推進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為各級人大代表搭建了密切聯系群眾的新途徑和服務群眾的新平臺。在蘭州、金昌和白銀等地開展的“人大代表之家”試點工作,為代表依法履職、發揮作用創造了條件;《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人大代表實施意見》的出臺,進一步完善了“兩聯系”制度,拓寬了聯系代表的渠道。同時,代表履職培訓工作得到加強,去年,155名新當選的基層一線省人大代表和13名在甘全國人大代表接受了初任培訓。今年,86個縣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參加了全國人大舉辦的學習班、116名省人大代表參加了本年度第一期培訓,年內,還將舉辦兩期代表學習培訓班。
聚焦“四風”問題 建章立制重治本
“隆重而不奢華、節儉而不簡單”是2014年1月召開的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給代表們留下的深刻印象,六項十八條關于改進會風的具體措施,讓參會人員感覺到這次人代會“很清新”。
會風連著作風,作風折射黨風。省人大常委會對照“四風”問題,以釘釘子的精神,狠抓整改落實,一項一項整改、一個一個突破。截至去年底,機關會議同比減少8%,發文數量同比減少10%,簡報數量同比減少24%;以建立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立非正常上訪情況處置小組,切實改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機關作風,去年以來,共接待群眾來信來訪2056人次;常委會領導帶頭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雙十條”規定,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三公消費”動真格,通過專項整治,“四風”問題得到明顯遏制,機關自身建設水平得到提升。
糾風之難,難在防止反彈。省人大常委會把加強制度建設作為反對“四風”、鞏固作風建設成果的根本保障。從落實科學民主決策機制、促進機關協調運轉和改進文風會風等多方面入手,制定了《機關黨組議事規則》、《進一步規范辦事程序提高服務效能的辦法》和《精簡和規范文件簡報的規定》等規章制度。同時,修訂完善了機關財務等管理規章。在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階段,常委會及機關共制定和修訂規章制度42項。一系列的制度建設推動機關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
圍繞機關建設 提升素質固成果
打鐵需得自身硬。省人大常委會把人大干部素質提升作為整改落實的重要方面,作為機關建設的治本之策來抓,使整改落實與素質提升相結合,與省級文明單位創建相結合,與機關作風建設相結合,在工作中提高干部素質,以干部素質提高促進機關的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升。
在“素質提升年”活動中,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采取集體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相結合、業務競賽與政策推動相結合的辦法,幫助干部提高能力、增長才干。活動將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弘揚焦裕祿精神貫穿全過程,邀請專家、學者開展主題講座、每月進行一次業務技能培訓、選派干部到全國人大、研究部門、知名高校學習深造,到縣區掛職、到鄉村任職鍛煉,到發達地區考察學習等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著力增強干部“五種素質”,強化“五種意識”,提高“五種能力”。
教育實踐活動收尾不收場,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省人大常委會將堅持思想不松勁,工作不停頓,標準不降低,力度不減弱,采取有效措施,認真抓好整改落實各項工作,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善始善終,以扎實的整改成效回應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