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健身在接受《經濟日報》采訪時指出
發展循環經濟引領新常態
甘肅日報蘭州訊(記者朱婕)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主席馮健身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經濟日報》采訪時指出,甘肅在國務院批準實施的唯一一個省級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的帶動下,“四位一體”循環體系基本建成,今后將進一步加大發展循環經濟的力度,全方位推進循環經濟建設,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引領新常態,確保實現建成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的總體目標。
馮健身說,甘肅通過實施循環經濟總體規劃,以年均7.74%的能源消耗增長和0.09%的水耗負增長支撐了11.91%的經濟增長。自2010年起,甘肅循環經濟項目投資年均達到600億元以上,對甘肅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近40%;16條循環經濟產業鏈中,有色與精細化工、冶金——資源綜合利用——冶金化工——新材料等11條產業鏈的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13.6%,11條產業鏈的工業增加值之和超過甘肅工業增加值的70%。這些成績背后是“四位一體”循環體系的強有力支撐。經過努力,甘肅“四位一體”循環體系基本建成,以減量化優先為主要特征的循環型農業、以資源化和再利用為主要特征的循環型工業體系基本形成,以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和生活廢棄物處理為重點的循環型服務業體系和社會層面循環經濟加快推進,基地、園區、產業鏈等“五大載體”打造進展順利。
馮健身說,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甘肅工業“兩高一資”特征明顯,在構建循環經濟體系中,甘肅建立了組織保障體系,省、市、縣三級政府都成立了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協調推進領導小組;建立政策保障體系,制定價格、財政等方面發展循環經濟的支持政策21項,設立了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和循環經濟產業投資基金;建立科技支撐體系,建立國家級、省級循環經濟工程技術中心27家,組織實施循環經濟技術模式研究與示范等重大科技專項43項;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循環經濟考核評價體系,將循環經濟發展情況納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
馮健身說,與此同時,甘肅扎實推進循環體系建設。在推動循環型農業體系建設方面,實施了農業潔凈能源建設工程等“五大工程”;在循環型工業體系建設方面,重點推進產業升級換代等;在建立有利于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社會體系方面,開展了系列綠色創建活動,大力構建“節約型”公共機構,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推動城鎮污水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馮健身說,甘肅建設循環經濟示范區,一方面是自身加快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承擔著為國家發展循環經濟探索路子、積累經驗的重大使命。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探索,已經探索出了多種發展模式。金昌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和白銀企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被國家列為循環經濟典型模式在全國推廣;窯街煤電煤炭資源綜合利用模式、天水高新農業模式、張掖農業模式等在省內發揮了明顯的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