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出橄欖枝 引來“鳳凰”棲
——我省PPP模式進入加快發展新階段
甘肅日報記者 沈麗莉
實習生 王婧靚
8月17日上午,蘭州組工大廈會議廳內人頭攢動,閃光燈、快門聲此起彼伏,在省內外媒體的關注下,我省首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簽約暨推介在這里成功舉辦。當天,地方政府和社會投資方集中對40個達成PPP合作協議的項目簽約,項目總投資1394億元。
簽約完畢,雙方友好握手之時,每個人心中都清楚,這一份份合作協議背后,是為社會資本創造更多投資機會的有效嘗試,是對加快我省經濟建設的熱切期盼,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正如有關人士所說:我省PPP模式正在進入加快發展的新階段。
政府放下“身段”,加快角色轉變
PPP在我國已經走過了20多年的發展歷程。但以往,我們更多的是將其視為在微觀融資層面上,用以解決公共設施項目建設資金缺乏的融資手段。如今,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化,PPP被賦予全新的涵義,并上升到體制、機制改革和國家戰略的層面。
2014年底,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據此,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實施意見》,明確要在公共服務、資源環境、生態建設、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創新投融資機制,充分發揮民間資本的積極作用。改變政府投資使用方式,把以往由政府直接投資的方式逐漸轉變為由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政府投資優先支持引入社會資本的項目。省發改委出臺了《關于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對PPP模式操作原則、使用范圍及模式、規范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明確,為PPP項目謀劃、實施指出了路徑。省財政廳印發了PPP項目操作指南、合同管理等辦法、規范,推進PPP項目示范工作,組織申報財政部示范備選項目,力爭盡早推動落實一批示范項目。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為了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順利落實,我省要求地方政府要牢固樹立平等意識和合作觀念,集中力量做好政策制定、發展規劃、市場監管和指導服務,從公共產品的直接“提供者”轉變為社會資本的“合作者”,以及PPP項目的“監管者”。
政府主動放下“身段”,加快角色轉變,與社會投資方建立“平等關系”,這表明了我省各級政府的決心與力度,也極大激發了企業的投資熱情。
“請進”社會資本,實現政企“雙贏”
要把社會資本“請進來”,態度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如何做,才能真正實現“雙贏”?
在PPP模式中,政府始終處于主動地位,要真正實現政企“雙贏”,需要各方都遵循契約精神,這才是PPP模式最具深意的內涵所在。
省發改委和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順利落實,我省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根據各地實際,授予特許經營權、核定價費標準、給予財政補貼、明確排他性約定等,穩定社會資本收益預期,同時加強項目成本監測,既要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又要防止不合理讓利或利益輸送。
按照風險收益對等原則,在政府和社會資本間合理分配項目風險。原則上,項目的建設、運營風險由社會資本承擔,法律、政策調整風險由政府承擔,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風險由雙方共同承擔。
在平等協商、依法合規的基礎上,按照權責明確、規范高效的原則訂立項目合同。合同雙方要牢固樹立法律意識、契約意識和信用意識,項目合同一經簽署必須嚴格執行,任何一方無故違約必須承擔相應責任。
另外,從項目選擇、方案審查、伙伴確定、價格管理、退出機制、績效評價等方面,完善制度設計,營造良好政策環境,確保項目實施決策科學、程序規范、過程公開、責任明確、穩妥推進。
近日,針對各地普遍反映的推進PPP項目缺少操作經驗、缺乏案例指導等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選取了13個具有一定代表性、示范性的PPP項目案例,其中我省酒泉市城區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項目成功入選,該項目于2009年啟動,于2014-2015供暖季開始前完成。酒泉市政府與國電電力酒泉發電有限公司的成功合作,在酒泉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項目建設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并取得了預期效果。
據介紹,此項目是酒泉市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政企之間的契約精神貫穿于整個項目建設始終。政府方的目標在于按期建成投運,提供高效優質的公共服務,同時深化與央企合作、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社會資本方的目標是加大在酒泉地區的項目發展力度,提高投資綜合效益。項目的實施,實現了雙方戰略契合,在解決酒泉市城區供熱能力不足、促進節能減排的同時,國電電力酒泉發電有限公司實現了發電余熱有效利用,提升了總體收益,實現了政府和企業的雙贏。
激發企業信心,促成合作意向
我省堅持開放、包容、創新的投資理念和高度重視并積極推進PPP模式的決心,極大提高了金融機構及企業合作的信心。
在當天的推介會上,省直有關部門、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負責人,相關央企和省屬企業、銀行和保險機構、簽約項目單位和有關企業負責人參加簽約暨推介會。
國家開發銀行甘肅省分行行長方笑明表示,國開行依托和政府的合作,在推進政府融資平臺轉型,引進民營資本參與到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在全省高速公路、城市基礎設施,以及機場、軌道交通建設中大力引進各種社會資本,社會資本的目標客戶不僅有民營企業,還包括央企和省屬國有大型企業。
“我們非常看好PPP項目的前景,尤其甘肅有一大批國家和省級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除了靠國家投資以外,更多的要通過PPP項目的推進,引進資本市場的力量,參與到這些重大項目的推進。”
甘肅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劉青介紹,按照政策以及經濟發展的需要,該行和省發改委本著戰略合作、相互支持、互惠互利的原則,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宗旨,發揮甘肅銀行管理半徑短、決策機制靈活、覆蓋面廣的優勢,對全省基礎設施及公共合作領域PPP模式推廣項目進行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包括已經對全省266個項目做了全方位調研,下一部將對貸款額度給予重點支持,提供綠色通道,為我省部分項目提供支持。
江蘇南京的民營上市公司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參加完推介會后,與甘肅地方政府的合作意向更加強烈。項目投資部總經理王建國說,“我們對甘肅省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環保類、地下綜合管廊、有軌電車等項目非常感興趣。”
華邦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此次參會有兩個項目簽約,投資額將近500億元。集團董事局主席助理胡秉軍說,甘肅政府創造良好平臺,作為企業非常有信心。他表示,將利用企業多年來形成的優勢和施工、建設方面的能力,積極參與到項目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