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蘭州訊(記者伏潤之)今年以來,甘肅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陸續出臺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去房地產庫存、金融支持企業去杠桿、工業領域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等專項方案,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今年甘肅在轉型升級中按照“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先后制定淘汰落后產能“十三五”目標計劃及2017年階段性目標,進一步化解鋼鐵等落后產能,對持續虧損3年以上且不符合結構調整方向的企業堅決予以“出清”。堅持算賬經營,合理組織生產,關停一批現金流為負的企業或生產線。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落實所得稅優惠和金融等支持政策,加快處置“僵尸企業”,加大對產能過剩行業呆壞賬核銷力度。
降低產品庫存方面,我省聚焦工業產品和房地產兩大領域,支持省內企業開拓市場,積極搭建企業產銷對接平臺,引導區域內上下游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積極推動建立煤電聯動機制。通過“綠地投資”、參股、并購、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多種方式,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開展產業合作,帶動成套設備和技術服務出口。積極引進知名電子商務企業為工業企業搭建電子商務平臺,促進企業增產增效、拓展網上市場。合理把控商品房用地供應閘門,加大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力度,嚴格落實支持住房消費的金融稅收政策,逐步消化商品房存量,有效控制增量,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同時,全省綜合運用多種流動性管理工具,保持流動性水平適度和貨幣市場穩定運行,引導貨幣信貸平穩增長。繼續整頓金融服務亂收費,加大對不合理收費的查處力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債務負擔,加大企業直接融資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引導基金等各類投資基金的作用,發揮財政資金放大效應,吸引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在協調發展中,我省還針對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著力補齊突出短板。一方面補齊全面小康的短板,今年上半年實現全省6220個貧困村(32135個貧困自然村)動力電全覆蓋,不斷提升貧困地區公共服務保障水平。另一方面補齊農業發展的短板,著力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培育提升10個以上大型上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創建100個現代農業示范區(園),建設1000個優勢特色農產品基地,扶持10000個示范性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