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甘谷縣人民政府縣長 楊永暉
甘谷縣是典型的農業大縣,自然條件嚴酷,農業基礎脆弱,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縣,依靠科技進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在新形勢下做好科技工作,促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要抓好下面三點工作。
一、抓項目,為科技工作提供支撐?萍际前l展的動力,項目是發展的載體。首先要抓住當前國家對中西部地區傾斜支持的機遇,力爭得到國家和省市科技項目的支持。其次對科技項目的管理要注入新的內容,用新理論、新思想、新方法創新管理體制,加強科技項目科學化、規范化管理。通過組織實施大批的科技項目,提高我縣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十一五”期間,爭取立項市級以上的科技項目25項,獲得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勵不少于10項。
二、抓人才,為科技進步提供人力資源。一是建立甘谷縣科技人才庫,充分發揮科技人才的聚集作用。二是落實科技進步獎勵措施,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建立規范有效的人才獎勵制度,激發更多的科技人員為甘谷的發展奉獻聰明才智。三是開展院地、院企合作,堅持“請進來”的有效方法,借智引才,廣納科技人才資源。在院地、院企合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由單純的技術合作向項目、技術、人才全方位合作轉變,不斷提升合作的層次和水平。在“十一五”期間,組織全縣70%以上的企事業單位與省內外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在技術咨詢、技術服務、人才培養、項目推介等領域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交流和合作,組織實施合作項目。四是堅持科技特派員制度。緊抓科技特派員試點的良好機遇,堅持以現有農業科技講師團、星火科技播種隊為依托,大搞科技培訓,組織科技特派員送科技到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咨詢、技術診斷、科普宣傳,為推動甘谷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五是圍繞培養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開展星火培訓。依托星火計劃,每年實施培訓項目10項,培訓農民技術骨干2000人(次),培訓農村實(適)用技術25項!笆晃濉逼陂g,培養30名現代企業管理人才,培養造就100名青年科技骨干。
三、抓服務,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一是建立起具有我縣特色的技術創新體系!笆晃濉逼陂g,實施扶改項目30項,其中高新技術項目占到30%,年均開發縣級以上新產品50項。二是抓好示范基地建設,為科技成果輸出轉化開辟新的渠道。建立、鞏固、提高縣級農業科技示范區5個以上,每個園區示范項目每年不少于2項,每個鄉鎮農業科技示范小區不少于1個。每年建立科技先導型企業2家。“十一五”期間每年要下派科技特派員超過100人。三是大力發展民營科技企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笆晃濉逼陂g,高新技術企業和產品數量得到較快發展,傳統產業技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爭創市級名牌產品50項、省級名牌產品5項,力爭新建工業項目20項!
四是加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力度。在農業方面,可以調整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為主線,提高農業科技整體水平,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到“十一五”末,引進、選育、推廣優良品種50個以上,推廣轉化農業先進實用技術成果100項,主要糧食作物優良品種覆蓋面達到95%以上,農業先進實用技術覆蓋面達90%以上。在工業方面,每年重點抓好一批科技含量較高、附加值高的產品,進行技術改造和開發,每年推薦、分配一批科技人才或大中專畢業生到企業工作,堅持對企業廠長、經理進行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培訓和對職工進行崗位技能培訓。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通過星火、攻關、推廣、產業化等科技計劃,爭取組織實施一批國家、省、市列的科技項目。通過技術創新基金項目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實施,轉化、推廣一批可以帶動優化工業結構和產業技術升級的重大關鍵技術成果!笆晃濉逼陂g轉化、推廣工業高新技術成果1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