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隨著免除農業稅、增加種糧直補資金等一系列惠農政策的落實,廣大農民的收入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在維持簡單再生產的資金需求基本可以自籌解決的同時,部分農民開始將目光投向更多的涉農生產領域。據了解,目前甘谷縣大部分農戶對信貸服務需求呈現新特點,為農村信用社在新階段的信貸服務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也給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是信貸需求由封閉式轉向開放式。農民對貸款的需求由解決一家一戶購買生產性資金的封閉式信貸,逐步轉向多戶農民合作投資效益農業、家庭工業和商品經營的開放式生產型信貸。這種信貸要求貸款期限由短期變為中長期,數額由1000元至3000元增加到上萬元。
二是農民貸款購買農用機械的愿望較為強烈。去年至今,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持續高漲。目前,許多川區農民為擴大糧食種植面積,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開始嘗試推行半機械化生產,由此引發了購買農用機械的愿望。對大像山鎮、新興鎮近30戶農戶調查了解到,有13戶農戶迫切地表示想購買拖拉機等農用機械或對原有農用機具更新換代,但僅靠其自籌資金難以完成。
三是越來越多的農戶想投資養殖和加工業。部分農戶今年開始把目光投向了收益更高的養殖業和加工業等生產領域。據對新興鎮小王村20戶農戶的抽樣調查,其中今年想投資發展養雞、養豬的農戶有11戶、發展加工業的有1戶,經調查測算,上述12戶農戶除自籌資金外仍需貸款近60萬元。
四是急需資金扶持擴大農業生產規模。目前,農村種植大戶不斷涌現,發展農業規模經營的信貸需求不斷增大,尤其表現在今秋農民在備播農業生產必需生產資料方面,安遠鎮店子村對資金需求量明顯增加。一農戶信心十足地說:“去年國家對種糧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得好,今年我想承包一座荒山,投資擴大農業生產規模。”
五是農民對獲得消費貸款的呼聲漸高。去年,廣大農民在現金收入明顯增加后,其改變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的愿望日益強烈,整個農村在住房、家電、通訊、交通工具等方面出現了旺盛的消費需求。許多農戶希望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能為其提供類似城鎮居民按揭貸款等形式的住房貸款,并不斷拓寬針對農戶消費特點的農戶消費貸款。
六是投資教育信貸成為一種新風尚。目前相當一部分農戶急需貸款來支付子女求學費用。據對60戶農民家庭調查,為子女外出求學貸過款的有51戶,總計貸款金額約76.5萬元,教育支出占到家庭總支出的50%以上。這種貸款需求隨著農民思想認識的提高逐漸增大,在農村逐漸形成崇尚教育的新風尚。
七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信貸需求空前強烈。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全面鋪開,為改善農村的生產務件和生活環境,各地紛紛加大了對公益性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這部分投資數額大、回報期長,除農民集資、政策補助外,還需要金融部門的信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