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標引領方向,目標凝聚力量。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把握新常態的重要之年。
適應新常態,實現新跨越,必須道路正確、目標明確,才能匯磅礴之力、收長遠之功。新年初始,甘谷縣委、縣政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突破常規,長遠謀劃,用一個個鮮活詳實的數據全面描繪出了2015年甘谷發展新藍圖。
9%
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大口徑財政收入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3‰以內;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3.2%。
66億元
精心謀劃爭取項目,年內爭取隴縣至甘谷二級公路、涇甘公路改造、城區供水管網改擴建、養老基地建設等總投資66億元的122個項目列入國家和省市投資計劃。
1+5規劃
編制完成縣城三版規劃,完善舊城區、新興片區、西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按照“多規合一”要求,高起點、高標準編制磐安、六峰、安遠等5個鄉鎮城鄉統籌發展總體規劃。
2個示范帶
按照“總體規劃、分層推進、鄉鄉建點、示范引領”要求,重點打造康家灘、謝家溝、茍家峴等6個省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和50個整潔村,全力創建天定高速公路沿線和新興永安至禮辛尉坪兩個環境整治示范帶。
92條公路
努力改善交通條件,新修通村水泥路92條220公里以上,實現98%的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新建農村客運停靠點100個。
110萬畝
推廣全膜雙壟溝播作物25萬畝,種植地膜穴播小麥15萬畝,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70萬畝以上。
3000座、4萬畝、14個
全力抓好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新建全鋼架無立柱大棚3000座,新增蔬菜播種面積1萬畝。積極推行土地流轉建園模式,新建優質果品基地2萬畝,改造老果園1萬畝。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4個,新增規模養殖戶78戶。
4.1萬人
完善“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工作格局,突出抓好5鄉鎮20個村整村推進連片開發項目,啟動實施5鄉鎮6個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年內減少貧困人口4.1萬人,實現整縣脫貧目標。
5000萬元
推動工業園區跨越發展,積極加快佑安制動公司整體搬遷,新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企業2—3戶。加強園區管理,嚴格準入、評審、退出機制,促進入園企業達產達標、發揮效益。
77所
實施總投資1.69億元的“全面改薄”項目,著力改善69所義務教育階段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建成一中綜合體育場,新建富強路小學,完成三中和金川初中教師周轉房建設,啟動實施以縣三中為主的高中學校學生宿舍樓項目。新建新興謝家村、磐安北坡寺村等8所公辦幼兒園,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覆蓋面。
85個
深化“文化環保”工程,建成農村文化大院4個、“數字影院”1個、“鄉村舞臺”80個。全面完成毛家坪遺址文物保護規劃編制,積極申報全國考古十大發現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打造宣傳推介甘谷歷史文化新品牌。
664套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664套5.98萬平方米,完成棚戶區改造213戶2.4萬平方米。
15億元
努力擴大社會就業,積極開發公益崗位,全力幫助農村轉移勞動力、失業人員、復轉軍人、困難家庭和殘疾人穩定就業,新增城鎮就業7000人以上。組織輸轉富余勞動力11萬人次以上,創勞務收入15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