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興旺發達,離不開民族凝聚力,離不開民族精神。在時代浪潮中涌現出的各類先進典型,就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他們身上體現的道德情操、優秀品質和使命擔當,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引領我們前行的不竭動力。
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英模輩出,在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谷偉大實踐中,涌現出了一大批在平凡崗位做出不凡業績的先進人物。他們幾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層,默默堅守,為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無私奉獻,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貢獻了智慧和力量;他們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精神境界、樸實的為民情懷,不愧為時代的先鋒、道德的楷模、社會的脊梁。
為了傳承弘揚“崇文尚武、明禮重義、開放包容、敢為人先”甘谷精神,樹立可親、可感、可信、可學標桿,全面掀起“比、學、趕、幫、超”熱潮,特推出《身邊的感動》欄目,專題報道近年來全縣各行各業涌現出來的先進創業者的典型事跡,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谷匯聚正能量、注入新動力。
【身邊的感動】
致富不忘鄉鄰
——記“奉獻天水·十大人物” 謝平子

謝平子,甘谷縣八里灣鄉謝家溝村黨支部書記、甘谷縣人大代表、農業企業家。近年來。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和甘肅赤誠建筑公司全體員工團結協作,實干苦干,探索走出了一條能人帶動、企業幫建、全名參與,聯、幫、帶、建相結合的鄉村致富路子。2015年謝平子被評為第五屆“建行杯”奉獻天水·十大人物。
謝家溝村山高坡陡,村民居住分散。過去群眾常說:“喊一聲聽得見,走到邊要半天”。為改變基礎設施落后狀況,謝平子帶領村黨支部一班人多方籌資,挨家動員,出錢出力,自己主動墊資300萬元,整合交通、一事一議、扶貧等項目,建成水泥路10.5公里,全村98%的農戶通上了水泥路。為了盡快建成公路讓村民受益,他及時組建了村級拆遷委員會,自己放下公司業務,與群眾一道在工地山,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對外聯絡,對內安排;他還調來自己的工程隊,晝夜加班,不足三個月主體工程就順利完工。目前,村內主巷道3.9公里全部硬化,先后修砌渠道3.9公里,制作村莊沿邊防護欄2.6公里,栽植風景綠化樹7000余棵;新建仿古式二層村辦公大樓一棟;墊資40余萬元啟功實施了村級文化娛樂休閑廣場;集資140余萬元維修了文化舞臺;修建梯田3000余畝,新栽風景綠化樹5000株,美化村莊巷道1000米,新植果樹2000畝……一個道路四通八達、巷道整潔美觀、健身器材齊備的美麗鄉村初步形成。

謝家溝村窮,窮就窮在沒有來錢門路。為加快共同致富,村上把農戶分為富裕戶、貧困戶兩種類型,為貧困農戶量身制訂了增收致富規劃,通過致富能人送信息、送資金、送崗位,先后帶動全村100多戶群眾實現了脫貧致富。其中在謝平子創建的甘肅赤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謝家溝村進入中層管理人員達20多名,每人的年收入都達到6萬余元。

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人大代表和農民企業家,謝平子一方面積極壯大自己的企業,另一方面主動投身于全縣的經濟建設。自2012年以來,他帶領甘肅赤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先后投資3.6億元,在甘谷縣縣城建設“赤誠國際”、“華恒國際”和“偉業天成”3個大項目,總建筑面積達近11萬平方米,給全縣增加居民住房536套、商鋪250間、酒店2處、大型停車場3處,新增就業崗位150個。同時,謝平子非常注重企業形象。他常說:“我是農民出身,深知掙錢不容易,作為企業家,決不能干昧心事。”多年來他的公司從未發生過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事情。正是這樣,他贏得了別人的信賴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