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黨建求突破 夯實基礎促發展
——記先進基層黨組織磐安鎮黨委
今年以來,磐安鎮黨委堅持“抓自身、建機制,抓先進、促后進,抓示范、帶全面”黨建工作思路,狠抓黨建主體責任落實,積極改進工作方式,不斷創新活動載體,著力抓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鄉鎮黨委換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黨建示范點創建等重點工作,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強化責任落實,構建基層黨建工作體系
進一步靠實黨委抓黨建工作集體責任、一把手主要責任、副書記直接責任和黨建辦主任具體責任,健全完善了鎮黨建辦公室,并配備了專職組織干事抓實黨建工作。進一步完善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黨委集體決策和分管工作重要事項報告制度和黨建工作督查通報制度,有效提高了鎮黨委集體領導和工作水平。進一步嚴格督促考核,建立領導班子成員包抓黨建重點村工作責任制,組建了黨建工作督查組,定期不定期對各片、各村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通報,有力促進了全鎮黨建工作任務落實。
夯實工作基礎,全力提升黨建工作水平
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鎮黨委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為今年黨建工作的龍頭任務,結合鎮情實際,制定出臺了實施方案和推進計劃,充分利用“黨員固定活動日”有效載體,在59個黨支部廣泛開展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暨“黨員固定活動日”專題學習研討、公開承諾、黨課輔導和黨員設崗定責活動,有效提升了鎮村兩級黨員整體理論水平和指導實踐能力。
嚴格黨員干部隊伍管理。健全完善了鎮村兩級黨員干部管理制度,嚴格落實考評管理辦法,積極推行效能風暴行動,全面加強黨員干部隊伍管理。一是通過先期試用、幫帶培養等方式,調整選任村干部12名,配備組干部94名,并建立了村干部后備人才庫,儲備優秀人才336人。二是嚴格落實村級黨組織和村組干部“星級管理”、“工作記實”和“實績與過失登記”等制度,制定出臺了《磐安鎮村級辦公經費和村組干部報酬分配方案》,實現了村辦公經費和村組干部報酬科學合理分配。三是按照黨員發展“四票決、三公示”制度,重點在致富能手、外出務工返鄉人員、文化程度較高的青年中發展黨員26名。四是加強黨員檔案清查清理和黨員信息管理系統規范化管理,廣泛開展了農村黨員設崗定責和“四議三雙”活動,有效發揮了黨員引領帶動作用。五是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農村黨員“冬訓”等方式載體,先后舉辦黨建專題培訓8期、參訓人員1360人次,全面提升了農村黨員綜合素質和隊伍整體水平。
規范村級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使用。鎮黨委始終把村級黨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作為加強農村黨建的基礎性工作來抓,今年新建的玉皇殿、田家莊、莫周蘭、好稍科4處村級陣地已完成主體建設工程,正在進行裝飾裝修。同時,為張家溝、侯家山等12個村統一配套了室內辦公設施和制度掛牌,完成了“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統一標識;先后在全鎮52個村建立了“兩薄兩冊一清單”村級基礎臺賬,目前,全鎮90%的村達到了“六室八有”建設標準。
積極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健全完善了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轉化長效機制,堅持每年不低于10%的比例倒排確定整頓村。今年對尉家溝、毛河、大莊、玉皇殿、莫周蘭5村,從村班子結構、活動場所建設、黨組織服務活動開展等方面進行了登記造冊,建立工作臺帳,逐個“把脈會診”,制定整頓方案,積極開展整頓工作。目前,5個村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黨建工作水平有效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全面增強,整頓工作進展良好。
扎實開展黨建示范點創建。鎮黨委始終把黨建示范帶動作為抓好黨建工作的主要途徑,制定了《磐安鎮黨建示范點創建工作實施方案》,著力打造316國道沿線、磐謝公路沿線等5條黨建示范長廊,確定了張家溝、裴家坪等12個黨建示范點,指導各示范點通過陣地規范使用管理、“兩簿兩冊一清單”基礎臺賬完善、黨員先鋒引領作用發揮等途徑,扎實開展示范創建活動,村級黨建工作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積極推進基層民主建設。在村民議事委員會和村務監督委員監督參與下,全鎮先后評議調整農村低保對象513人,確定危房改造戶27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2804戶,將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及時規范公開,讓村級組織和村干部權力得到科學監督,使村級事務決策最大限度體現群眾意愿,進一步加快了村級民主治理進程。
助力精準扶貧,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農業發展穩中有升。以磐安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為依托,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快傳統蔬菜竹架大棚升級改造,新建無立柱鋼架大棚1000座,形成了24000畝金川蘋果、11500畝“燕家韭菜”、8900畝“五坪”蔬菜、6200畝南后山區冷涼蔬菜及4800畝西溝耐寒韭菜“五大”農業產業板塊。
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大力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硬化了張家溝等6村巷道3.28公里,村組道路38.86公里,初步形成南后山區環形路網,實現了通村、組道路硬化砂化全覆蓋。依托西北人飲和南部人飲工程,完成了13村2938戶自來水入戶工程;全面完成了274戶危房改造建設任務;投資1559.7萬元,建成了47萬立方米庫容垃圾處理廠1處;新建了西街、東崖、田家莊3村河堤2.78公里,有效排除了3個區域河道隱患;新建電子商務服務點3處、村幼兒園4座、標準化衛生室15個、文化室5個、文化廣場2處,基本實現了貧困村陣地、衛生室、文化室全覆蓋。
精準扶貧穩步推進。緊扣六個精準要求,緊盯“1+17”工作方案,將扶貧項目、扶貧資金向貧困村、貧困戶聚集,將工作力量、幫扶力量向貧困村、貧困戶聚焦。目前,已實現貧困戶通村道路硬化全覆蓋;在東崖、新窯、張家窯等村栽植核桃1700畝、蘋果1050畝;在后山6村種植架豆王2500畝;先后培訓貧困戶、兩后生1400余人次,解決了貧困群眾因缺技術而導致貧困的“短板”問題;新設金融網點5處,成立了村級扶貧互助協會16個,實現了貧困村扶貧互助協會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