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甘谷縣委副書記、縣長孫忠平主持召開縣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甘谷縣2022年重點項目包抓責任表》《關于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情況的報告(審議稿)》《甘谷縣建設“科創中國”試點縣實施方案(審議稿)》《關于<科學技術進步法>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審議稿)》《關于<職業教育法>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審議稿)》《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審議稿)》《全縣城鄉醫保資金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審議稿)》及新興鎮楊家莊村等22個村《村莊規劃》,研究全縣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專項整治工作。會前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會議指出,項目是投資拉動的重要引擎,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抓手,近幾年,全縣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牛鼻子”,認真謀劃項目,主動爭取項目,大力實施項目,在壯大縣域經濟實力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各責任領導不僅要包抓開工、包抓進度,更要包抓爭取、包抓落地,要考慮加大項目建設在部門和鄉鎮年度考核時的評分權重,不斷形成“大干大支持、多干多支持、不干不支持”的鮮明導向,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會議要求,縣級包抓領導要緊盯今年實施的128個重點項目,經常性深入項目施工現場和企業調研督查,通過召開現場辦公會、協調推進會等方式,現場研究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有針對性地落實調度措施,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縣發改局要充分發揮好綜合協調作用,加強對各部門、各鄉鎮項目工作的指導,嚴格執行月調度、季分析以及末位通報制度,強化督促落實。相關職能部門要積極主動做好項目服務保障,不斷完善“要素跟著項目走”保障機制,扎實做好征地拆遷、規劃設計、項目立項、手續辦理等各項前期工作,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提速推進。各項目責任單位要嚴格按照責任清單,制定本單位項目建設“時間表”和“作戰圖”,將全年目標任務分解到月、旬、周,逐項目確定責任分管領導、業務人員。
會議強調,各鄉鎮要全力做好農村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眾溫暖過冬工作。要深入細致開展排查摸底工作,緊盯脫貧不穩定戶、嚴重困難戶、低保戶、優撫對象、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等困難群體,切實摸清在住房、飲水、出行、就醫、取暖等方面的訴求和問題,建立工作臺賬,做到情況明、底子清。要扎實做好困難群眾救助幫困工作,對摸排出來的困難群體,及時開展多種形式的走訪慰問及解民憂、送溫暖、獻愛心等活動,積極提供米面油、棉衣、棉被、生活用煤等過冬御寒物資,落實好救助政策,有效解決困難群眾實際問題。同時,要加強安全知識宣傳普及,切實提高群眾在防火、防災、防煙中毒、交通出行等方面的安全意識,確保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會議指出,推進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是全面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是改善城鄉環境、提升群眾生活質量的有力抓手。各鄉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省級文明縣創建,把全域無垃圾治理作為一種常態,持續深化鞏固全域無垃圾治理成效。要嚴格按照“誰生產誰負責、誰受益誰負責、誰監管誰負責”原則,厘清行業部門和鄉鎮村組責任,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推行“片長制”“巷長制”“路長制”,做到任務具體到點、責任具體到人,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要突出抓好城區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等重點部位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強化管控措施,加大整治力度,防止垃圾堆積、臭水亂倒。要著力抓好境內河道、洪水溝道、淤地壩、河堤岸及河道周邊村莊垃圾的集中治理,全面提升沿河、沿溝村莊環境衛生面貌。要引導廣大群眾增強保護生態、愛護環境的意識,調動群眾參與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營造全民重視、全民動員、全民支持的濃厚氛圍。
會議強調,各鄉鎮、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專項整治行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以堅決的態度、有力的舉措,主動作為、迎難而上,重拳出擊,鐵腕打擊“兩違”行為。要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組織執法人員對轄區內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情況逐村、逐路段、逐類進行摸底排查,并分類登記造冊,建立工作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要敢于動真碰硬、敢于迎難而上,始終保持對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行為的高壓態勢,切實做到發現一處、拆除一處、清理一處,絕不姑息。要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充分運用鄉村社區、綜合執法、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等多種手段,進一步健全完善巡查機制,加大巡查頻次,建立群眾舉報和反饋制度,形成行政監督與群眾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相結合的監督體系,做到對違法建設行為監管全天候、全覆蓋、無死角。要進一步落實鄉鎮、村委、社區、小區物業的違法建設防控責任,做到新增違法建筑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制止、第一時間處置,推動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專項整治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