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名在日中國研修生遇害!
據日媒報道,當地時間8月21日晚8時20分左右,住在日本靜岡縣富士市的一名中國女子打電話報警稱,其宿舍內發生命案。警方到達事發現場后,發現有一男一女倒在血泊之中,女性已經死亡。
報道稱,被害女性名叫孔令華,今年35歲;被砍傷男性20多歲?琢钊A因頭中刀傷死亡,而男性因頭部及腹部有多處刀傷,陷入昏迷,被送往醫院。

日本產經新聞網頁相關報道截圖(網頁截圖)
現場還發現了一把疑為兇器的帶血刀具,沒有發現第三者從外部闖入的痕跡。
據富士警察局透露,孔令華去年5月前后以研修生身份來到日本,在一家造紙企業工作。受傷男子身份尚未被確認。
中國在日研修生安全事故頻發 他們經歷了什么?
近年來,中國在日研修生非正常死亡的事件多次見諸日本媒體。在2008年,曾有一名中國研修生的遺體在宿舍被人發現,死于心肺功能停止。令人痛心的是,死者在死亡前一個月,已加班超過100個小時。
人們不禁要問:中國在日“研修生”到底經歷了什么?
安全事故頻發與中國在日研修生惡劣的生存狀態脫不了干系。日前,日本東京電視臺制作的一檔披露日本雇主欺壓中國研修生的電視節目引發關注。節目披露了中國研修生在日本的處境:低廉的薪水、糟糕的居住條件、時常挨罵、孤獨寂寞……研修生的生活令人觸目驚心。

日本關于研修生境況的電視節目截屏(圖片來源:新華社東京分社)
節目播出后,日本網友紛紛表示譴責和同情。有網友憤怒指責這是強制勞動,并稱其為“現代奴隸制度”。還有網友認為,這是對他國公民的凌辱,自己作為日本人“感到十分羞愧”。
“研修生”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群體?
“研修生”與“研究生”,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通俗來講,研修生就是在日本學習勞動技能、順便打工的外國人,實質上就是日本企業廉價的勞動力。
日本于1981年建立“外國人研修制度”,隨著日本社會的老齡化日益嚴重導致勞動力缺乏,研修生制度逐漸演變成變相引進勞動力的方式。1993年,日本又推出“技能實習生”在留資格,但技能實習生從事的勞動多是日本人不愿干的低薪工作,也就是日本人口中的“3K工作”(危險kiken,臟kitanai,累kitsui),這與培訓技術的目標日漸背離。
可以說,技能實習生制度本身就是一個剝削外國人廉價勞動力的制度,而這一制度也是導致研修生安全問題的原因之一。明明是引進國外的勞動力,卻偏要弄一個“研修生”和“技能實習生”的名義,使雇傭外國研修生的日本企業和雇主可以逃避勞動法所規定的企業雇傭義務,如工傷保險、雇傭保險、男女同工同酬等。
不僅如此,克扣和拖欠工資對研修生來說也是常態,上交護照被限制人身自由、長時間勞動、性騷擾和歧視現象也屢見不鮮。

許多研修生住在集裝箱改造的宿舍里
赴日研修生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據日本法務省統計,2016年共有8.5萬名中國研修生在日本工作。這些人絕大多數來自中國經濟發展相對比較落后的地區,屬于低學歷、低收入、無特長的三弱群體。他們大多通過國內中介,繳納相應費用后赴日務工。對于他們來說,被忽悠能每月掙到比國內多兩三倍的錢,是極大的誘惑。
而產生這種誤區很大一部分是源于信息不對稱。需要研修生的一般都是經營困難的企業,想從這種公司掙大錢的想法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很多人到日本了解真實情況后,就后悔了。但如果回國就等于不遵守合同,來日本時給國內中介的押金、保證金一分不退。所以他們大多不敢回去,只能咬牙堅持,堅持不了的就逃跑,找個地方打黑工,這也是有如此多“失蹤”人員的原因。

在日華人提供給新華社記者的微信對話截屏。
對此,有專家建議,去日本做研修生需要慎之又慎。赴日研修生在出國前,應該參加技術、法律機制等相關培訓,同時加強對日本社會情況的了解。在日本遇到問題以后不要沖動,保證自己的維權渠道暢通。
另外,還有不少人在認識上存在誤區,認為研修生就該低日本人一等,待遇不如日本人是應該的,從一開始就沒有維權意識。所以,在日研修生們平時要多學習,具備基本的人權常識,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被侵權,才能避免吃虧上當。
中國駐日大使館領事部也從多層面推出了我駐日使領館對研修生、技能實習生的保護措施。使領館日常生活中與日本中央政府管理部門保持聯系,反映問題,推動日方修改和完善關于研修生法律及相關政策。在中日領事磋商中多次要求日方重視我技能實習生的合法權益;同時,定期到各實習單位走訪,探望我研修生,了解其存在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面對涉研修生領保案件,使領館也加大向日方交涉及與國內派遣單位協調力度,2016年處理領保及協助案件近百起。
(創意產品工作室 郝斐然、沈冰潔 資料來源:新華社、國際在線等,部分文字編譯自日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