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寫的!——《紐約時報》批評特朗普的匿名文章讓美國高官人人自危,紛紛發文自證清白。特朗普要求《紐約時報》公開作者身份,以對其進行起訴。白宮也在查“內鬼”。不過有專家認為,即使找出文章作者也無濟于事,只會讓特朗普更顯孤立。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7日報道,美國副總統彭斯的發言人在推特上抨擊媒體稱:“發了這么一篇充滿謬誤、邏輯不通的破文,《紐約時報》和這個作者應該感到恥辱。我們可沒這么業余。”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訪問印度期間對此事予以否認。他對此文作者喊話稱,若政府高級官員不能忠實履行上級指示,那唯一的選擇就是卷鋪蓋走人。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也表示,文章跟自己無關。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的發言人表示,《紐約時報》刊登的這篇文章十分不負責任;國土安全部方面表示此舉屬于政治攻擊行為。截至本報發稿時,美國政府已經有20多個部門或高級官員通過各種渠道否認與此文有關,其中甚至包括農業部、能源部、交通部等非重點部門。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6日也發表聲明,批評文章作者是用自己的懦弱行為來破壞國家。
美聯社稱,隨著一眾高級官員先后發聲,其他政界人士勢必也得跟著表態,誰不說話誰就容易惹上嫌疑。按美國“政治”新聞網的話說,白宮已陷入“崩潰狀態”,一場緊張的“內鬼搜索”行動正在進行當中。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愛德華·盧斯7日發表文章表示,特朗普尋找內鬼的調查將會是徒勞的,“拋開這場內部調查面臨的困難不說,特朗普怎么知道調查者不是內部抵抗力量的一部分?即便找到了他們,這樣的信息也只會凸顯特朗普的孤立。”
《金融時報》稱,匿名文章發表之際,特朗普正在應對新書《恐懼:特朗普在白宮》引發的沖擊波。該書描繪了一個混亂的白宮,助理們要么忽視特朗普的要求,要么試圖繞過他。《華盛頓郵報》將白宮如今的決策機制形容為 “雙軌制”:特朗普怎么說是一回事,其屬下如何貫徹又是另外一回事。美國學者詹姆斯·克里夫頓表示,這種狀態弊大于利:好處是這會讓特朗普繼續執政,美國政局保持穩定,有利于將美國目前最大的威脅——俄羅斯對美國民主制度的攻擊降到最低;不過壞處是只要特朗普執政,美國就會繼續疏遠其傳統盟友,而后者是美國冷戰時期戰勝蘇聯以及現在保證美國安全的一大保障。
至于特朗普是否會被彈劾,法新社7日援引美利堅大學教授塞爾柏的話說,這對特朗普影響不大,但會持續削弱他在美國和全世界的信任度。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燕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陸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