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財政不再全額埋單 組委會吸納民間資本
黃帝拜祖大典首次嘗試市場化運作
本報記者 鄧紅陽
在政府財政的支持和保障下,河南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已連續舉辦了多年,但社會有關人士對動用政府公共財政舉辦拜祖大典等祭祀活動的做法提出了質疑。去年,本報對此進行了追蹤報道。報道見報后,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今天,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己丑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將在3月29日舉行,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嘗試市場化運作,吸納民間資本全程參與。
3炷香1只花籃被巨資買走
近日,河南省政協主席、己丑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河南省組委會主任王全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今年的拜祖大典活動,將引入市場機制,發揮黃帝故里建設基金會的投融資作用。
王全書說,在拜祖大典活動中,可建立全程合作伙伴,對子活動可選擇冠名企業;開辟黃帝故里紀念林、樹立捐款人功德碑,用以吸引海內外資金;推出包括新密市黃帝宮、黃河風景區炎黃二帝巨型塑像等在內的尋根拜祖旅游線路;在故里景區增加拜祖民俗表演或實景演出等。
己丑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組委會下設的執委會很快向社會發布了市場化運作方案。記者了解到,市場化運作的項目包括大典全程合作伙伴、大典各單項活動承辦、冠名及協辦,大典現場站位、現場方陣和相關的證卡、導示指南、辦公用品、指定商品、禮品等。其中,全程合作伙伴需贊助金額為1000萬元,而大典給予其的回報方式也頗為誘人,比如大典開始前播放其形象宣傳片,企業領導人可享受貴賓待遇參加歡迎晚宴,拜祖議程中可參與敬獻花籃,企業可組織200人方陣打出企業標志參與拜祖活動,大典直播結尾處注明“鳴謝”以及參加在北京舉辦的新聞發布會并致辭等16項。
“令社會各界關注的是拜祖主體活動中的凈手上香與敬獻花籃。今年執委會不僅拿出大典議程中的3只花籃、4炷香進行市場化運作,而且當天晚上在黃帝故里景區舉辦的《黃帝頌》音樂盛典中的9炷香全部面向海內外進行市場化運作。”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據介紹,拜祖議程中花籃和上香名額的底價均為每個(炷)100萬元。而音樂盛典中的9炷香,第一炷70萬元,其余每炷50萬元。這樣計算,僅上香和敬獻花籃可運作的資金就達1170萬元。
另外,鄭州市和部分市政資源也面向企業招商,市內全部的主干道和80%的次干道所有燈桿廣告都參與市場化運作,為省內外企業提供獨特的拜祖大典市場營銷平臺。據統計,鄭州市將拿出1萬多個燈桿廣告位,分成35個路段公開標價。
今天,拜祖大典執委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證實,3炷高香、1只花籃已被一位化名“河之南”的人以幾百萬元的高價買走。燈桿廣告位也格外受寵,方案剛一公開,就有7條繁華路段的廣告位被人買走。
市場運作剛起步期待更精彩
這位化名“河之南”的人真名叫劉萬奎。他說,他每年都關注拜祖大典,感覺這個活動是個很好的文化產業平臺,遲早都要走市場化運作的路子。去年他就在等舉辦方公布活動方案,可直到過了春節也沒見動靜。今年得知拜祖大典鄭州執委會將嘗試市場化運作的消息后,馬上就和執委會取得了聯系。
劉萬奎說,執委會市場化運作的初衷很好,但方案公布得太遲,承包其他項目已來不及了。他就瞄準了買“香”的內容,他和執委會簽協議時,幾乎沒有遇到競爭者,主要原因是“沒人敢吃螃蟹”。由于拜祖大典每年都由政府舉辦,今年突然轉向市場化,不少文化公司、企業“有心無膽”,不敢接手。
“每炷香的底價是100萬元,具體花多少錢購買的,由于涉及到商業運作,還要暫時保密。”劉萬奎說,他準備到北京、深圳去賣香。“我也不能虧本啊!”
“其實我現在壓力很大,買香的前兩個晚上都沒睡著。拿出這么多錢來辦這個事,如果沒人買,或者賣賠了,我可就成笑話了。”劉萬奎承認,他第一次運作這樣的項目,心里并沒有十足的把握。他表示,如果掙錢了,他將把拍賣所得資金扣除成本費外,全部捐獻給黃帝故里建設基金會。如果賣不出去,就自己來上香。
有關人士認為,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這一文化品牌內涵豐富,品位價值高,僅靠政府運作,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宣傳推介滯后,活動規格低、規模小、檔次不高等問題,市場化運作方式的啟動,不僅能減輕政府財政負擔,還能給百姓更多親近大典的機會,會使拜祖大典辦得更加出色、更加精彩。
本報鄭州3月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