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陜西淳化扶貧移民搬遷房還沒入住就出現地基下陷,墻壁斷裂,個別房甚至成了危房。搬遷群眾說,房子十幾天就蓋好了,偷工減料也造成房屋質量缺陷。陜西電視臺記者到淳化縣進行調查采訪,而采訪中有關部門面對記者質疑躲躲閃閃,縣扶貧辦居然硬要給記者塞萬元封口費。 |
西部網訊 最近淳化縣許多扶貧移民搬遷戶反映,由政府補助、村上給他們統一建設的移民搬遷房,還沒有入住就出現地基下陷,墻壁斷裂,個別房甚至成了危房。為此,陜西電視臺《今日點擊》欄目記者到淳化縣進行了調查采訪,而采訪中有關部門面對記者質疑躲躲閃閃,縣扶貧辦居然硬要給記者塞萬元封口費。
地基下陷墻壁斷裂 未入住的移民房成危房
記者剛來到淳化縣方里鎮北峰村桐樹渠移民安居點,搬遷戶就圍了過來,紛紛反映他們的搬遷房有質量問題。
村民:蓋好了還沒交工院墻就倒了。粉刷的墻過個夏還沒住人就掉了。
村民:下雨有些房子滲水,有些大門都閉不上。
村民:質量不行,樓板都裂了。
據村民介紹,桐樹渠移民安居點共安置了30戶移民,07年建成。房屋有兩種戶型,四間的房子造價25500元,六間的造價35500元,還不包括一些其他費用。目前村民的房子80%都不同程度出現質量問題;幾乎每家的墻皮都起泡剝落;許多人家的房子房頂和墻體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縫,有些甚至連門框也裂了縫;其中有六戶比較嚴重,四戶人家的院墻都面臨倒塌,沒辦法,他們只好用木棍支撐著墻壁。
村民:做起來拆了一次,拆了一次做好還是這樣,做起來都朝外倒著。
村民武翠紅家的房子,不僅墻皮剝落得很厲害,就連地面上的水泥也掉了,露出的沙土上鋪著薄薄一層水泥,用手輕輕一碰,水泥如同脆皮紛紛脫掉。
桐樹渠武翠紅:我們住進來后,冬季潮得很,慢慢就掉了。
記者:交房子時驗收了嗎?
桐樹渠武翠紅:驗收了,交工時沒掉。
記者了解到,按照國家扶貧移民相關政策的規定,作為2007年淳化縣最大的扶貧移民搬遷項目,北峰村共安置了54戶遠離集鎮和交通干線,居住在邊遠地區、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和陡坡峽谷地帶的貧困戶。這其中除了桐樹渠的30戶,另外24戶都安置在另一個村子——陶家莊。在陶家莊,記者發現了同樣的問題。
陶家莊通村公路邊集中安置了14戶搬遷群眾,他們告訴記者,08年初,他們搬進來不久,就發現9戶房屋的前墻都出現了縱向裂紋,室內水泥地面也出現裂縫,最嚴重的是李明華、孫根發兩戶。在李明華家,記者看到,連排的兩間房子不僅門頭有3公分的裂縫,水泥地面破爛,甚至連地基也出現下沉。
陶家莊李光興:交了返工了一回變了樣了,返了一回還變樣了。危險嘛,不敢住嘛。門都裂得鎖不住。
在孫根發家,記者看到,他們家出現問題的也是連排的兩間房子,這兩間房子和李明華家的緊挨著,目前,這兩家的新房已變成危房,根本無法入住。
孫根發:扶貧辦來人了,決定馬上拆,兩間拆了一間,讓我在底下加了圈梁,我們兩戶又各出了300元。11月第二次蓋好,到08年4月,我發現上面裂縫,逐漸大了。
由于房屋無法入住,李明華、孫根發兩戶人家到現在仍住在溝里的老地方。孫根發的妻子王雅琴說,好不容易趕上扶貧移民搬遷的好政策,國家給補助一萬元,自己又借了兩萬多元,他們家才從山溝里搬到了陶家莊村的公路邊,沒想到,蓋起的新房還沒住就裂了。
孫根發的妻子王雅琴:造價25000多,連花下來33000。
記者:買房錢從哪兒來?
孫根發的妻子王雅琴:借的,高利貸。去年六月到縣上,人家說給處理呢,到現在也沒人管。
村上收費請施工監理 監理竟然沒資質
在桐樹渠搬遷戶王天興家,記者看到了他07年和工隊簽的施工合同,合同上寫著5月2日開工,5月17日完工,工期10天。而在陶家莊,搬遷戶們告訴記者,地基是淳化縣扶貧辦統一處理的,移民搬遷點的24戶房屋, 07年6月30號動工建設,9月2號就全部竣工,每戶的工期也就是半個月。
孫根發:07年6月28日開始蓋,十幾天就蓋好了。
除了工期短,搬遷群眾說,在施工中的偷工減料現象,也是造成房屋質量缺陷的原因之一。
桐樹渠村民;簽合同說的70多平方,一間房3.3米×3.4米就那么大點,六間房。
按村民的說法,一間房也就是11.22平方米,六間房的面積是67.32平方米,跟合同約定差了6個多平米。
桐樹渠村民:如果不偷工減料,三萬多塊錢還可以,不過蓋成了都偷工減料了。
村民:用料上都不夠。
村民孫根發告訴記者,他家的房子之所以還沒有入住就成了危房,是因為當初在做地基處理時,就埋下了隱患。
孫根發:這當時是人家的老院子,有四米多深,全是從兩邊推的虛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就蓋開了。
孫根發說,當年建房時,陶家莊路邊的14戶人家的房屋都沒有打圈梁。
記者:建時都沒打圈梁?
孫根發:沒有,全沒打。
村民們告訴記者,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建房時,村上出面給大家請了一個施工監理,由他負責房屋的質量監督,為此,村上還向每戶收取了150元的監理費。不曾想這個施工監理竟沒有任何資質,如此一來,房屋質量的監督實際上形同虛設,這也是移民搬遷房出現質量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
縣扶貧辦張軍:有資質咱請不起,有資質一個月可能二三千塊。
村民房不讓村民自己建 扶貧辦給記者塞萬元封口費
在陜扶發[2007]2號文件——《關于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進一步加強移民扶貧異地開發工作的意見》中,記者看到了這樣的規定:“移民戶建房堅持統一規劃、分戶自建、戶主負責,采取政府補助,群眾投勞,親友幫工的方法,由移民戶自己組織施工,嚴禁統一建房、集中采購建材。 ” 按照這一規定,移民搬遷房由移民戶自己組織施工,也就是說,自己給自己家蓋房,怎么還會出現工期縮短、偷工減料這些隱患呢?在采訪中,記者聽到了這樣的說法。
陶家莊李光興:人家統一蓋,不叫自己蓋,地基都是隊上統一推的。工隊是人家叫的。
桐樹渠村民:施工方是老建設辦找的,老建設辦說你挪地方,
你搬也得搬,不搬還得搬。反正這塊另規劃了。
王天興:想自己蓋,人家說工隊要統一的。小腿擰不過大腿。
孫根發:開會時給大家講讓人家集體蓋去。
記者:當時開會時有沒有告訴政策是統一規劃分戶自建?
孫根發:沒有,農民對這都不懂,也不知道人家具體是咋弄的,你今天不說,我到現在還不知道。
村民們說,當初許多群眾并不愿意統一建設,但縣扶貧辦和村上堅持要統一施工,于是淳化縣扶貧辦統一規劃后,最后由村上找了七個工隊,包工包料,統一施工建設。
村民:四間房子造價多少錢,五加一工程一刨,剩下錢給人家拿到位,就不要你管了。
記者:買的材料質量怎么樣,你們知道嗎?
村民:不知道,人家不讓你管,你沒有權問人家質量好不好。(村民4)用的原料不好,蓋到最后胡蓋呢,應付的.
對于扶貧搬遷房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村民們堅持認為是由于村上找工隊統一施工,施工工期過短、地基處理不好,材料不達標,偷工減料,監理是聾子的耳朵,村民們又沒有權利過問造成的。為了核實這些說法,記者幾次要求采訪北峰村負責此項工作的村支書王秀虎,但都遭到了拒絕,記者要求看當時建房的資料,他也始終沒有拿出來。但記者走到哪一家采訪,村支書王秀虎就跟到哪一家,并一再強調,如果質量有問題,搬遷戶們怎么會在驗收單上簽字。而搬遷戶則認為當時他們不敢不簽。
孫根發:縣上馬上要付五加一,你不簽字,你自己就要出這一萬元,沒辦法,我就簽字了。
記者:那當時驗收你看上沒?
王天興:都是那樣子你說啥,誰敢冒那個險,誰冒險誰挨戳。
據村民說,統建的共對實現扶貧辦找的,建房時,縣扶貧辦互助資金主管張軍和王濤還專門駐村督促建設,但記者采訪時始終找不到這兩個人的蹤影。記者來到方里鎮了解情況,但鎮政府說領導都不在,記者找到陶家莊村移民搬遷工程領導小組副組長雪潔,結果不知為什么,他也拒絕接受采訪。隨后,記者又來到淳化縣扶貧辦,扶貧辦的工作人員也說領導都不在,在家的只有移民股股長王戶縣。
移民股股長王戶縣:我到村里去了,戶里都有建房合同,跟工隊簽的合同。
王股長認為,村民們與工隊簽了建房合同,說明移民房就不是統建而是村民自建的。但對這個說法,移民搬遷戶們表示不能接受。他們說,當初在合同上簽字,那不是他們的真實意愿。
武翠紅:蓋這房統一的,不簽不行。
記者:如果不簽呢?
武翠紅:不給。
記者:不給什么?
武翠紅:不給上面那補貼。
桐樹渠村民:你自己蓋,就沒有那個五加一,還把你擱不到這里來。
盡管不承認統建事實,但記者隨后發現的一個問題,扶貧辦卻很難自圓其說。
記者:跟工隊簽合同,扶貧辦參與嗎?
移民股股長:不參與。
說是不參與,記者卻在建房合同落款處看到了扶貧辦代表張軍的簽名。
移民股股長:他咋能代表扶貧辦,扶貧辦有領導呢
記者:那他憑什么去簽字?
移民股股長:那他是個人行為。
在淳化縣采訪的整個過程中,對于“是否存在強制統建”、“建設中是否有工期過短、偷工減料”“導致房屋質量出現問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這些問題,相關部門一律躲躲閃閃!而同時,縣扶貧辦硬要塞給記者一萬元封口費,希望放棄采訪,這讓記者感到十分不解。
淳化縣在方里鎮北峰村的移民新居建設中,究竟有沒有違背省上“統一規劃、分戶自建”的規定,搞強制統建,最終導致房屋出現質量問題?由于相關部門躲躲閃閃,記者至今無法核實。但面對移民房嚴重的質量隱患,主管部門一邊回避采訪、一邊又給記者塞封口費的舉動,不能不讓人懷疑,這其中是不是還有別的問題,至于問題是什么,相信淳化縣委縣政府會給移民搬遷戶一個明白。(供稿:陜西電視臺《今日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