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在總理記者見面會現場采訪。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
昨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副總理張高麗、劉延東、汪洋、馬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一位記者在爭取提問機會。 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聲音
昨日上午,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首次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采訪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中外記者并回答提問,今年的總理記者會再成聚焦點。會后,多家媒體記者和公眾對新任總理充滿期待。
開場白像就職宣誓
北京市政協委員朱良:總理答記者問的開場白給我的感覺有點像就職宣誓。透過總理答記者問看得出,新一屆政府領導著重提出“法律”、“使命”、“人民”。這表明,我們在法治進程中要邁出一步。提出了“使命”而且也提到了前任領導的工作成績,這傳遞的是一種新總理的使命感而且這也是一種傳承。體現“人民”,這也反映出本屆政府領導強調“一切為人民”的理念。從表態來看,本屆政府要在觸動利益集團上做出一些動作,對某些不合理的利益獲得者開刀。看得出政府意識到了觸動利益集團有相當大的阻力。
表現出自信和決心
CCTV7首席記者、央視美麗中國鄉村行總導演屈哲:總理的回答全面客觀,精彩睿智幽默,妙語連珠,表現出他足夠的自信和決心,這其中包括他鐵腕問責的決心和民族復興的雄心。而且記者會從始至終他都一直保持著微笑,對于記者提問總是能輕松作答,回答不僅得體而且有點有面,飽含深情,而談到反腐問題時他則表情凝重,態度堅決,表現出必要打擊到底的決心。還有一個突出感受就是總理善待媒體,尤其是對中外記者不僅謙和,還很謙虛,感覺很親切。
表達治理環境決心
法國《費加羅報》駐華記者阿諾德(在總理記者見面會上提問了關于中國空氣污染、水污染和食品安全的問題):總理的回答雖然較為概括性,但表達了治理環境問題,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決心,當然,怎么說是一回事,人們最終還是要看行動的。(李克強總理)放松、自信,面帶微笑,比其他領導人講話更直接,簡潔。
實時與記者互動
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主筆張慶源:總理的出場讓在場記者感覺很親切,人非常精神,顯得很年輕,明顯的感受是,講話非常有條理,富含邏輯,展現出一位大國總理的風采,講話中的即興發揮,也體現出他深厚的法學背景。
另一方面,就是他對記者非常體恤,注意觀察記者的反應,實時與記者進行互動,比如他針對記者對他手勢的觀察馬上進行了幽默回應,說:“你提醒我了,大家注意我的手勢可能影響注意我講話的內容。”而且,一個突出感受是他不回避記者的每個問題,顯出他的自信與從容。
特別會用手勢語言
第一財經記者白云飛:現場看到李克強總理特別會使用手勢語言,全程不低頭看稿件,翻譯人員在翻譯的時候,總理還在聽翻譯的語言,偶爾還點點頭。
有些詞用得很絕
北京退休職工郭巨平:昨天的總理答記者問很有特點,看完以后我覺得對國家發展的信心很足。能從李克強總理的話語中感受到新政府關注反腐敗、關注國家經濟、關注人民生活水平。
總理有些詞用得很絕,能傳遞出一種決心。李克強談到反腐敗時說了“政府要過緊日子,百姓要過好日子”。這樣的表態是在關注民生的基礎上提出的未來工作計劃,國家領導有信心而且還邀請老百姓和媒體監督他,提出政府要以身作則,我們老百姓也應該對政府有信心。
都是百姓能懂的話
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王雙:李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現得平實、質樸,說的都是老百姓能聽懂的話,不說套話、空話,讓人感覺不像是高高在上的總理,更像一個有親和力的長者。
新京報記者 天藍 郭超 金煜 劉春瑞 沈瑋青